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电火花表面强化热应力及裂纹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TC4 钛合金简介 | 第11-12页 |
·TC4 钛合金的性质 | 第11页 |
·TC4 钛合金的应用 | 第11-12页 |
·TC4 钛合金的失效形式 | 第12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加工简介 | 第12-16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基本原理 | 第12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2-14页 |
·电火花加工特点与局限性 | 第14-15页 |
·电火花强化表面缺陷研究 | 第15-16页 |
·钛合金材料参数计算 | 第16页 |
·有限元技术在电火花表面强化中应用 | 第16-18页 |
·电火花加工数值仿真研究简介 | 第17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温度场数值模拟现状和发展 | 第17-18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结构场数值模拟现状和发展 | 第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单脉冲电火花表面强化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0-32页 |
·材料参数选用 | 第20-23页 |
·温度场材料参数选用 | 第20-21页 |
·结构场材料参数选用 | 第21-23页 |
·热源模型建立 | 第23-26页 |
·高斯分布热源 | 第23-24页 |
·工件能量分配比例 | 第24-25页 |
·放电半径确定 | 第25-26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热传导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6-29页 |
·热传导分析理论基础及微分方程 | 第26-27页 |
·几何建模和网络划分 | 第27-28页 |
·设置分析步与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结构场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9-31页 |
·热应力顺序耦合分析 | 第29-30页 |
·结构场分析理论基础 | 第30页 |
·几何建模和网络划分 | 第30页 |
·设置分析步和边界条件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火花表面强化温度场分析 | 第32-44页 |
·引言 | 第32页 |
·热传导分析基本流程及假设 | 第32-33页 |
·热传导分析基本流程 | 第32页 |
·基本假设 | 第32-33页 |
·热传导数值模拟分析 | 第33-36页 |
·电火花强化过程某时刻温度分析 | 第33-35页 |
·电火花强化过程某位置温度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探讨放电电压对温度场影响 | 第36-39页 |
·放电结束时温度场对比 | 第36-37页 |
·熔融深度最深时熔池对比 | 第37-39页 |
·探讨放电脉宽对温度场影响 | 第39-42页 |
·放电结束温度场对比 | 第39-40页 |
·熔融深度最深时熔池对比 | 第40-42页 |
·探讨强化层碳含量对温度场影响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电火花表面强化过程结构场分析 | 第44-54页 |
·引言 | 第44页 |
·结构场分析基本流程及假设 | 第44-45页 |
·结构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47页 |
·电火花强化过程不同时刻结构场分析 | 第45-46页 |
·电火花强化过程节点应力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探讨放电电压对结构场影响 | 第47-49页 |
·脉冲放电结束结构场分析 | 第47-48页 |
·冷却结束结构场分析 | 第48-49页 |
·探讨放电脉宽对结构场影响 | 第49-52页 |
·脉冲放电结束结构场分析 | 第49-51页 |
·冷却结束结构场分析 | 第51-52页 |
·探讨强化层碳含量对结构场影响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热裂纹等表面缺陷的影响因素 | 第54-58页 |
·从试验角度分析电火花强化表面缺陷 | 第54-55页 |
·从有限元角度分析电火花强化表面缺陷 | 第55-57页 |
·电火花表面强化过程不同时刻应力变化 | 第55-56页 |
·分析轴向应力对工件表面缺陷影响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