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管降膜流动形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水平管束液膜流动形态 | 第8-9页 |
·水平管束排列、表面形状对降膜流态的影响 | 第9-10页 |
·降膜流动形态中泰勒波长的分析 | 第10-11页 |
·MARANGONI 效应对降膜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11页 |
·水平管降膜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 | 第11-12页 |
·水平管降膜流态的实验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流程 | 第14-15页 |
第2章 水平管外液膜流动的数值模型 | 第15-29页 |
·物理模型 | 第15-16页 |
·水平管外液膜流动的控制方程 | 第16-18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6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6-17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7-18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18-19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9-24页 |
·求解器的选择 | 第19-21页 |
·压强速度耦合算法 | 第21-24页 |
·数值模拟过程中条件及参数的设置 | 第24-28页 |
·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 | 第24-26页 |
·液体属性的设置 | 第26页 |
·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26-27页 |
·计算区域初始化 | 第27页 |
·监视器的动画生成 | 第27页 |
·网格数量和时间步长的分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水平管降膜流动形态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29-45页 |
·水平管管间液膜流动形态及流动过程 | 第29-30页 |
·流动形态 | 第29页 |
·流动过程 | 第29-30页 |
·水平管降膜的参数分布 | 第30-31页 |
·不同因素对管间流动形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31-44页 |
·不同溶液对管间流态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管间距对管间流态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管径对管间流态的影响 | 第34-35页 |
·溶液对液膜分布及管壁润湿程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喷口对液膜分布及管壁润湿程度的影响 | 第36-38页 |
·管径对液膜分布及管壁润湿程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管间距对液膜分布及管壁润湿程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受迫空气对流对液膜分布及管壁润湿程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水平管降膜流动形态实验 | 第45-51页 |
·实验目的 | 第45页 |
·实验的初步构想 | 第45页 |
·实验装置 | 第45-49页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45-47页 |
·实验系统组成 | 第47页 |
·实验装置图片 | 第47-48页 |
·实验装置主要设备仪器技术参数 | 第48-49页 |
·实验系统运行原理 | 第49页 |
·实验内容 | 第49页 |
·实验步骤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71页 |
·液滴生长过程 | 第51-52页 |
·水平管间的流动形态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64页 |
·溶液对管间流态的影响 | 第53-54页 |
·管间距对溴化锂溶液管间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54-57页 |
·管径对溴化锂溶液管间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57-58页 |
·管材对溴化锂溶液管间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58-60页 |
·管间距、管径及管材对管间水流动形态的影响 | 第60-64页 |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对 | 第64-67页 |
·正交试验对影响管间流动的因素分析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