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空间的森林种群胸径生长规律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0页 |
·种群生长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9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研究地概况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数据来源 | 第10-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3 种群径阶生长的空间差异性 | 第12-18页 |
·方差分析理论简介 | 第12-13页 |
·红松径阶生长空间差异性 | 第13-14页 |
·云冷杉径阶生长空间差异性 | 第14-15页 |
·珍贵树种径阶生长空间差异性 | 第15-16页 |
·白桦径阶生长空间差异性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4 种群胸径生长量模型的构建 | 第18-36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 第18-23页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18-19页 |
·回归参数的估计 | 第19页 |
·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 第19-21页 |
·偏相关系数 | 第21-22页 |
·多重共线性 | 第22-23页 |
·非线性回归 | 第23页 |
·红松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3-29页 |
·基于海拔红松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3-25页 |
·基于坡位红松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5-26页 |
·基于坡向红松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6-28页 |
·基于坡度红松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8-29页 |
·云冷杉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9-31页 |
·基于海拔云冷杉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9页 |
·基于坡位云冷杉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29-30页 |
·基于坡向云冷杉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0页 |
·基于坡度云冷杉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0-31页 |
·珍贵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1-32页 |
·基于海拔珍贵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1页 |
·基于坡位珍贵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1页 |
·基于坡向珍贵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1-32页 |
·基于坡度珍贵树种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2页 |
·白桦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2-34页 |
·基于海拔白桦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2-33页 |
·基于坡位白桦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3页 |
·基于坡向白桦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3-34页 |
·基于坡度白桦胸径生长量模型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