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变频软起动器的参数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页 |
·国内研究与应用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2 软起动原理及方式 | 第15-24页 |
·三相异步电机起动特性分析 | 第15-16页 |
·三相异步电机的正负序分量 | 第16-17页 |
·传统软起动方法 | 第17-18页 |
·频敏电阻器起动 | 第17页 |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 | 第17页 |
·星三角转换起动 | 第17-18页 |
·延边三角形起动 | 第18页 |
·自耦减压起动 | 第18页 |
·电力电子软起动 | 第18-20页 |
·斜坡升压软起动 | 第19页 |
·限流软起动 | 第19页 |
·带脉冲突跳的电压斜坡起动 | 第19-20页 |
·双斜坡起动 | 第20页 |
·变频器起动 | 第20页 |
·传统起动方式和电力电子软起动的对比 | 第20-21页 |
·离散变频软起动 | 第21-24页 |
3 离散变频软起动参数分析 | 第24-41页 |
·离散变频后的相序 | 第24-25页 |
·获得最大转矩的初相角组合 | 第25-28页 |
·初相角计算 | 第25-26页 |
·各序分量计算 | 第26页 |
·二分频不同初相角对应的正负序电压 | 第26-28页 |
·三分频最优初相角组合 | 第28页 |
·各分频触发原理 | 第28-31页 |
·二分频触发原理 | 第28-29页 |
·三分频触发原理 | 第29-30页 |
·四分频触发原理 | 第30页 |
·七分频触发原理 | 第30-31页 |
·离散频段的选取 | 第31-32页 |
·最低频率计算 | 第31页 |
·过度频段的确定 | 第31-32页 |
·频率等级之间的切换 | 第32页 |
·各频次作用时间 | 第32页 |
·各分频触发角计算 | 第32-35页 |
·离散变频谐波及其影响 | 第35-38页 |
·谐波的危害 | 第35-36页 |
·离散变频谐波分析 | 第36-38页 |
·等效正弦控制策略 | 第38页 |
·离散变频软起动的转速 | 第38-41页 |
·离散变频电压特点 | 第39页 |
·两相导通转速计算 | 第39-41页 |
4 电机起动过程仿真 | 第41-55页 |
·纯阻性负载直接起动 | 第41-42页 |
·异步电机直接起动仿真 | 第42-44页 |
·斜坡升压软起动仿真 | 第44-47页 |
·限流软起动仿真 | 第47-50页 |
·离散变频软起动仿真 | 第50-55页 |
5 离散变频软起动系统测试 | 第55-63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55-57页 |
·系统总流程图 | 第56-57页 |
·离散变频起动流程图 | 第57-59页 |
·变频起动测试步骤 | 第59-60页 |
·采集信号并分析 | 第60-63页 |
·晶闸管的触发脉冲 | 第60-61页 |
·变频起动输出的电压波形 | 第61-63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63-6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3页 |
·未来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