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的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目录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界定 | 第16-18页 |
·安全标志 | 第16-17页 |
·安全标志有效性 | 第17页 |
·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技术路线和结构框架 | 第20-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结构框架 | 第20-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 | 第23-34页 |
·安全标志理论模型 | 第23-25页 |
·人因工程学理论综述 | 第25-30页 |
·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及定义 | 第25-26页 |
·人因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26-27页 |
·新时期人因工程学的发展趋势 | 第27-30页 |
·国内安全标志研究现状 | 第30-34页 |
·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 | 第30页 |
·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0-31页 |
·神经工业工程在安全标志研究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基于人因的安全标志有效性研究 | 第32页 |
·评述 | 第32-34页 |
第3章 指标体系 | 第34-52页 |
·安全标志认知行为阶段 | 第34-37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7-38页 |
·构建原则 | 第37-38页 |
·构建过程 | 第38页 |
·指标定义及测度 | 第38-52页 |
·指标定义 | 第38-49页 |
·指标测度 | 第49-52页 |
第4章 评价模型 | 第52-60页 |
·权重确定方法 | 第52-56页 |
·权重值 | 第56-58页 |
·综合评分 | 第58-60页 |
第5章 应用示例 | 第60-66页 |
·工程项目概况 | 第60-61页 |
·安全标志使用情况 | 第61-64页 |
·评价过程 | 第64-65页 |
·问题与建议 | 第65-6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6-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67-68页 |
·学术价值 | 第67页 |
·实践意义 | 第67-68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附录 | 第7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学术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