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35页 |
| ·碳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 ·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质 | 第16-21页 |
| ·碳纳米管的结构 | 第16-19页 |
| ·碳纳米管的性质 | 第19-21页 |
| ·力学性能 | 第19-20页 |
| ·热学性能 | 第20页 |
| ·光学性能 | 第20-21页 |
| ·场发射特性 | 第21页 |
| ·电学性能 | 第21页 |
| ·化学性能 | 第21页 |
| ·阵列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生长机理 | 第21-27页 |
| ·阵列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第21-24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22-23页 |
| ·模板法 | 第23-24页 |
| ·阵列碳纳米管生长机理及取向机理 | 第24-27页 |
| ·碳纳米管生长机理 | 第24-26页 |
| ·阵列碳纳米管取向机理 | 第26-27页 |
| ·阵列碳纳米管的应用研究 | 第27-30页 |
| ·场发射器件 | 第27-28页 |
| ·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28页 |
| ·纺丝纤维 | 第28-29页 |
| ·锂离子电极材料 | 第29-30页 |
| ·阵列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 第30-33页 |
| ·等离子功能化修饰 | 第30-31页 |
| ·湿化学法功能化修饰 | 第31-33页 |
| ·金属粒子和聚合物包覆 | 第3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第33-35页 |
| 第2章 不同形貌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生长机理探索 | 第35-4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35-36页 |
| ·实验仪器及表征仪器 | 第36页 |
| ·不同结构碳材料的可控合成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37-44页 |
| ·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37-41页 |
| ·拉曼表征与分析 | 第41-42页 |
| ·不同形貌碳材料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及其表征 | 第45-54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5-46页 |
| ·实验仪器及表征仪器 | 第46页 |
| ·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47-53页 |
| ·酞菁铁用量对阵列多壁碳纳米管长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 ·酞菁铁用量对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直径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温度对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直径及形貌的影响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两亲性阵列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的不对称功能化修饰 | 第54-69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8页 |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55页 |
| ·实验仪器及表征仪器 | 第55-56页 |
| ·两亲性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 | 第56-58页 |
| ·合成路线 | 第56页 |
| ·合成方法及流程 | 第56-58页 |
| ·实验结果表征与分析 | 第58-68页 |
| ·阵列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的纯化 | 第58-62页 |
| ·阵列多壁碳纳米管薄膜的转移 | 第62-63页 |
| ·两亲性阵列多壁碳纳米管的表征分析 | 第63-68页 |
| ·FT-IR光谱表征和分析 | 第64页 |
| ·EDX元素分析表征 | 第64-65页 |
| ·接触角测试分析 | 第65-67页 |
| ·分散性实验分析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5页 |
| 附录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