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利用磷尾矿制备植被混凝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磷尾矿概述第12-14页
     ·磷尾矿的产生第12-13页
     ·磷尾矿的危害第13-14页
     ·磷尾矿的利用现状第14页
   ·植被混凝土研究进展第14-18页
     ·植被混凝土的发展简介第14-16页
     ·植被混凝土的定义第16页
     ·植被混凝土的特点第16-17页
     ·植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植被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8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第18-22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2页
第2章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2-30页
   ·实验原料第22-23页
   ·实验设备第23-24页
   ·样品的表征第24-28页
     ·有效磷的测试第24-25页
     ·植生基材的抗冲刷性能第25页
     ·抗压强度第25页
     ·pH 值的测试第25-26页
     ·孔隙率的测试第26页
     ·保水率的测试第26-27页
     ·吸水率的测试第27页
     ·其它表征方法第27-28页
   ·植被种植试验第28-30页
第3章 磷尾矿的预处理第30-36页
   ·引言第30页
   ·磷尾矿预处理方法第30-31页
     ·磷尾矿的煅烧第30-31页
     ·磷尾矿的蒸养改性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磷尾矿的基本特征第31-33页
     ·煅烧磷尾矿的 XRD 分析第33页
     ·蒸养改性磷尾矿的 XRD 分析第33-34页
     ·磷尾矿中有效磷的溶出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植生基材的制备与表征第36-48页
   ·引言第36页
   ·植生基材制备第36-40页
     ·原料的前期处理第36-37页
     ·植生基材的配合比设计第37-38页
     ·多孔混凝土颗粒的制备第38-39页
     ·植生基材与多孔混凝土颗粒的复合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磷石膏和磷渣的基本特征第40-41页
     ·样品的酸碱度第41-42页
     ·样品的吸水率第42-43页
     ·样品的保水性第43页
     ·抗冲刷能力第43-45页
     ·植被的发芽率第45-46页
     ·植被生长高度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植被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第48-60页
   ·引言第48页
   ·植被混凝土的制备第48-51页
     ·多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第48-49页
     ·多孔混凝土空隙内碱度的来源及改造原则第49-50页
     ·植被混凝土的制备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矿物掺合料对胶凝材料碱度的影响第51-52页
     ·粗骨料粒径对孔隙率的影响第52-54页
     ·配合比对样品抗压强度的影响第54-55页
     ·样品碱度的变化第55页
     ·植被的发芽率第55-56页
     ·植被的生长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矿区复垦隔水营养层的制备研究第60-72页
   ·引言第60-61页
   ·隔水营养层的制备第61-63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61-62页
     ·样品的成型及养护第62页
     ·植被的选取以及种植第62-63页
   ·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样品的物相及结构特征第63-64页
     ·样品的抗压强度第64-65页
     ·样品的吸水率第65-66页
     ·样品失水率第66-67页
     ·植被的种植第67-69页
     ·与无隔水层组的植被生长对比分析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6页
   ·结论第72-73页
   ·展望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保型光学变色纳米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
下一篇:厚覆岩条件下无底柱高分段崩落法放顶顺序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