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苏州古典园林“对景”手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13-14页
     ·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研究的目标第14页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苏州古典园林背景概述第15-18页
   ·苏州古典园林背景概述第15-17页
     ·苏州园林的地理和社会经济背景第15页
     ·苏州园林的文化背景第15-16页
     ·苏州园林的发展脉络第16-17页
   ·苏州园林的主要遗存第17-18页
第三章 苏州古典园林的对景方法概述第18-22页
   ·对景的定义第18页
   ·对景的分类第18-20页
     ·正对第18-19页
     ·侧对第19页
     ·单对第19页
     ·互对第19-20页
   ·苏州古典园林的对景手法审美特征第20-22页
     ·师法自然第20页
     ·诗画意境第20-22页
第四章 对景手法具体形式与创作手法第22-44页
   ·对景手法的具体形式第22-29页
     ·单线对景第22-24页
     ·伞状对景第24-26页
     ·放射状对景第26-27页
     ·环形对景第27-28页
     ·环形对景与伞状对景结合式第28页
     ·环形对景与放射状对景相结合第28-29页
   ·对景的艺术创作手法第29-40页
     ·对景的起伏第29-31页
     ·对景的藏露第31-34页
     ·对景的渗透第34-37页
     ·对景的连续第37-39页
     ·对景的分隔第39-40页
   ·小结第40-44页
第五章 苏州园林对景手法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发第44-49页
   ·中国现代园林盲目“西化”的批判第44-45页
   ·简单“仿古”的批判第45-46页
   ·对景元素的启发:山水相间,境外生境第46-47页
   ·对景手法在平面图设计中的启发:环环相扣,点点相连第47页
   ·对景手法在空间中运用的启示:景随人动,以小看大第47-48页
   ·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容积率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共设施通用设计研究--以抚顺公交候车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