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理学论文

三江源区土壤全氮、全碳和碳氮比的高光谱反演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目标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特色第13-14页
     ·研究内容第13页
     ·研究特色第13-14页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第16-29页
   ·研究区概况第16-20页
     ·地理位置第16-17页
     ·自然地理特征第17-20页
     ·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第20页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0-21页
     ·风干研磨第20-21页
     ·过筛处理第21页
     ·样品保存第21页
   ·光谱数据测量第21-22页
   ·实验室土壤成分测定第22-24页
   ·光谱数据预处理第24-29页
     ·平滑处理第24-25页
     ·光谱变换第25-29页
第三章 数据建模方法第29-35页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第29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第29-30页
   ·BP 神经网络第30-32页
   ·模型检验方法第32-35页
第四章 光谱特征分析和特征波段提取第35-44页
   ·土壤原始反射率第35-36页
   ·各类型土壤光谱反射率第36-37页
   ·光谱变换形式分析第37-41页
     ·一阶微分第37-38页
     ·二阶微分第38-39页
     ·倒数的对数第39-40页
     ·波段深度第40-41页
   ·相关性分析与特征波段提取第41-44页
第五章 不同土壤类型全波段高光谱反演第44-70页
   ·全氮含量全波段反演第44-52页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第44-47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47-49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49-52页
   ·全碳含量全波段反演第52-60页
     ·多元逐步回归线性模型第52-55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55-57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57-60页
   ·碳氮比全波段反演第60-68页
     ·多元逐步回归线性模型第60-62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62-65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不同土壤类型特征波段高光谱反演第70-92页
   ·全氮含量特征波段反演第70-77页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第70-72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72-75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75-77页
   ·全碳含量特征波段反演第77-84页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第77-79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79-82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82-84页
   ·碳氮比特征波段反演第84-91页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第84-86页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第86-89页
     ·BP 神经网络模型第89-91页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2-100页
   ·结论与讨论第92-99页
     ·讨论与分析第92-98页
     ·结论第98-99页
   ·论文不足与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个人简历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锌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分子机理研究
下一篇: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温湿特征与动态过程对比分析--以玉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