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7成藏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2页 |
·含油气系统 | 第9页 |
·烃源岩评价 | 第9-10页 |
·致密油开发现状及特点 | 第10页 |
·低渗透致密储层研究 | 第10-11页 |
·致密油成藏动力特征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第14-16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4-15页 |
·成果及认识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0页 |
·研究区位置及地质背景 | 第16页 |
·区域勘探历程 | 第16-17页 |
·长7期沉积演化特征 | 第17-20页 |
第3章 储层特征 | 第20-26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20-23页 |
·碎屑组分特征 | 第20-21页 |
·填隙物成分特征 | 第21-22页 |
·碎屑颗粒结构 | 第22-23页 |
·储层孔喉特征 | 第23-24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4-26页 |
第4章 成藏特征 | 第26-54页 |
·烃源岩特征及油源对比 | 第26-38页 |
·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 第26-29页 |
·烃源岩展布特征 | 第29-36页 |
·原油来源 | 第36-38页 |
·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 | 第38-41页 |
·原油和储层抽提物成熟度特征 | 第38-39页 |
·储层显微荧光特征 | 第39-40页 |
·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特征 | 第40-41页 |
·成藏动力 | 第41-47页 |
·油气充注成藏与低渗透储层致密时间序列 | 第41-42页 |
·运移阻力 | 第42-43页 |
·成藏动力 | 第43-47页 |
·运移通道 | 第47-51页 |
·连通砂体 | 第47-48页 |
·裂缝 | 第48-51页 |
·成藏模式 | 第51-54页 |
·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 第51页 |
·短距离侧向运移成藏模式 | 第51-54页 |
第5章 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 第54-65页 |
·油藏分布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 第54-62页 |
·油藏平面分布差异原因分析 | 第54-60页 |
·油藏纵向分布差异性分析 | 第60-62页 |
·油藏分布控制因素 | 第62-65页 |
·烃源岩的展布 | 第62页 |
·砂体展布及储层物性 | 第62-64页 |
·源储接触关系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