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设计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动力电池特点及其发展第7-9页
     ·动力电池的特点第7页
     ·动力电池的发展第7-9页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9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研究现状第9-12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问题第9-10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解决方法第10-12页
   ·电池热仿真模型研究进展第12-14页
     ·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第12页
     ·电-热耦合模型第12-14页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研究进展第14-18页
     ·卷绕电芯设计第14-16页
     ·叠片电芯设计第16-18页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设备第19-24页
   ·电池制作过程第19页
   ·电池制作工艺及设备第19-22页
   ·检测方法第22-24页
     ·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第22页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2页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2页
     ·电化学阻抗分析(EIS)第22-23页
     ·红外热成像分析第23页
     ·安全性能检测第23-24页
第三章 20Ah软包电池设计与热仿真计算第24-41页
   ·设计原理第24页
   ·电池具体设计第24-27页
     ·电池使用材料第24-25页
     ·电芯结构设计第25-27页
   ·电池实体图第27页
   ·电池热模型理论计算第27-39页
     ·二维模型计算第27-28页
     ·三维模型计算第28-32页
     ·电池的特殊点温升比较第32-35页
     ·电池的温度场比较第35-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第41-48页
   ·新型设计电池循环性能第41页
   ·电池倍率性能第41-43页
     ·20Ah电池倍率性能第41-42页
     ·2.5Ah电池倍率性能第42-43页
   ·新型设计电池储存性能第43-44页
   ·电池正极片活性物质XRD与SEM分析第44-46页
   ·电化学阻抗EIS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电池的安全性能第48-57页
   ·电池特殊点温升测试第48-51页
   ·电池红外线热成像分析第51-53页
     ·电池0.5C倍率放电的实际温度场比较第51页
     ·电池1.5C倍率放电的实际温度场比较第51-52页
     ·电池2.5C倍率放电的实际温度场比较第52-53页
     ·小结第53页
   ·安全性能测试第53-56页
     ·针刺第53-54页
     ·重物冲击第54-55页
     ·过充第55-56页
     ·跌落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结论第57-58页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材料LiNi0.5Mn0.3Co0.2O2的制备及其掺杂改性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目标的回归建模定位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