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1-21页 |
·材料 | 第11-1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1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11页 |
·细胞、培养基、细胞因子和培养瓶 | 第11-12页 |
·抗体 | 第12页 |
·其他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方法 | 第13-21页 |
·pSRNG和siCD59质粒的扩增、提取和鉴定 | 第13-15页 |
·pSRNG和siCD59质粒转染Ecoli. JM109 | 第13页 |
·扩菌和质粒提取 | 第13页 |
·质粒PCR鉴定 | 第13-14页 |
·质粒酶切鉴定 | 第14-15页 |
·质粒测序鉴定 | 第15页 |
·肿瘤细胞裂解抗原的制备 | 第15页 |
·pSRNG和siCD59逆转录病毒的制备 | 第15-16页 |
·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的培养 | 第15页 |
·脂质体介导pSRNG和siCD59质粒转染PA317细胞 | 第15-16页 |
·DC细胞诱导培养和负载肿瘤抗原 | 第16页 |
·DC细胞的诱导培养 | 第16页 |
·DC细胞的抗原负载和成熟诱导 | 第16页 |
·CD4~+或CD8~+cCD59-T细胞和siCD59-T细胞的制备 | 第16-17页 |
·逆转录病毒感染未贴壁的PBMCs | 第16-17页 |
·利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CD4~+T细胞和CD8~+T细胞 | 第17页 |
·补体溶解试验 | 第17-18页 |
·PMA刺激T细胞活化试验 | 第18页 |
·DCs刺激T细胞活化试验 | 第18页 |
·抗体包被微球刺激T细胞增殖试验 | 第18-19页 |
·抗体包被微球的制备 | 第18页 |
·抗体包被微球刺激T细胞增殖 | 第18-19页 |
·流式细胞术 | 第19页 |
·细胞表面标志检测 | 第19页 |
·细胞内蛋白检测 | 第19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第21-37页 |
·pSRNG和siCD59重组质粒的扩增与鉴定 | 第21页 |
·负载肿瘤抗原的DCs的制备与细胞成熟鉴定 | 第21-24页 |
·pSRNG和siCD59质粒成功转染PA317包装细胞 | 第24-25页 |
·逆转录病毒感染及CD4~+或CD8~+cCD59-T细胞和siCD59-T细胞的分选 | 第25-27页 |
·siCD59-T细胞上CD59分子的表达显著降低 | 第27-29页 |
·siCD59-T细胞的补体敏感性增高 | 第29-30页 |
·CD4~+siCD59-T细胞对PMA刺激反应正常,但对CD59分子交联的反应降低 | 第30-31页 |
·低表达CD59分子的CD4~+或CD8~+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刺激反应明显增强 | 第31-32页 |
·CD59分子对T细胞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抑制效应与Tregs作用无关 | 第32-34页 |
·CD59通过与APCs上的相应配体结合而发挥对T细胞抗原特异性活化的抑制效应 | 第34-3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综述 | 第44-5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问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