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目录 | 第12-14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4-17页 |
| 前言 | 第17-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5页 |
| 第一章 pVAX1/SjscFv-IL18真核质粒的构建、表达、鉴定及提取 | 第25-45页 |
| ·材料 | 第25-29页 |
| ·质粒、菌株 | 第25页 |
| ·试剂 | 第25-26页 |
| ·引物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29页 |
| ·方法 | 第29-35页 |
| ·SOE-PCR扩增SjscFv-IL18基因 | 第29-32页 |
| ·pVAX1/SjscFv-IL18的构建和鉴定 | 第32-34页 |
| ·SjscFv-IL18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4-35页 |
| ·结果 | 第35-42页 |
| ·讨论 | 第42-45页 |
| 第二章 pVAX1/SjscFv-IL18对HSCs胶原生成与降解的影响 | 第45-67页 |
| ·材料 | 第45-47页 |
| ·细胞系 | 第45页 |
| ·试剂 | 第45-46页 |
| ·引物 | 第46页 |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 ·方法 | 第47-53页 |
| ·SEA的制备及浓度测定 | 第47页 |
| ·巨噬细胞的分化 | 第47页 |
| ·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GF β1的SEA浓度的确定 | 第47-48页 |
| ·重组质粒DNA转染巨噬细胞 | 第48页 |
| ·qPCR检测HSCs中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 | 第48-51页 |
| ·MTT检测HSCs细胞增殖 | 第51页 |
| ·流式细胞仪分析HSCs细胞凋亡率 | 第51-5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52-53页 |
| ·结果 | 第53-64页 |
| ·SEA蛋白的浓度测定 | 第53页 |
| ·巨噬细胞的分化和最适SEA刺激浓度的确定 | 第53-55页 |
| ·重组质粒转染后能诱导巨噬细胞高表达IFN-γ | 第55-56页 |
| ·真核重组质粒对HSCs活化的影响 | 第56-57页 |
| ·MTT检测HSCs细胞增殖 | 第57-58页 |
| ·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细胞凋亡 | 第58-60页 |
| ·真核重组质粒转染巨噬细胞对HSCs胶原生成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真核重组质粒对HSCs胶原降解的影响 | 第61-64页 |
| ·讨论 | 第64-67页 |
| ·SEA能够直接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GF β1 | 第64页 |
| ·重组质粒对HSCs激活的影响 | 第64-65页 |
| ·重组质粒转染巨噬细胞对H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65页 |
| ·重组质粒对HSCs中胶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5-67页 |
| 第三章 pVAX1/SjscFv-IL18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 | 第67-93页 |
| ·材料 | 第67-69页 |
| ·实验动物和阳性钉螺 | 第67页 |
| ·试剂 | 第67-68页 |
| ·引物 | 第68页 |
| ·主要仪器 | 第68-69页 |
| ·方法 | 第69-73页 |
| ·pVAX1/SjscFv-IL18在小鼠体内的表达 | 第69页 |
|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69页 |
| ·不同时间点注射重组真核质粒 | 第69-70页 |
| ·血清的分离和肝组织匀浆的制备 | 第70页 |
| ·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检测 | 第70页 |
| ·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 第70页 |
| ·qPCR鉴定肝组织中与胶原相关的基因mRNA表达 | 第70-71页 |
| ·ELISA分析IL-18在体内的分布 | 第71页 |
| ·免疫组化分析IL-18在肝组织切片中的分布 | 第71-7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72-73页 |
| ·结果 | 第73-88页 |
| ·pVAX1/SjscFv-IL18能在体内诱导IL-18高表达 | 第73页 |
| ·pVAX1/SjscFv-IL18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 第73-80页 |
| ·pVAX1/SjscFv-IL18能在体内诱导Th1型优势免疫应答 | 第80页 |
| ·IHC检测各组小鼠肝脏中的TGFβ1 | 第80-81页 |
| ·qPCR检测肝组织中与胶原相关的基因mRNA表达 | 第81-85页 |
| ·IL-18在日本血吸虫感染鼠的血清和肝匀浆中的差异性分布 | 第85-86页 |
| ·IHC检测IL-18在肉芽肿局部的分布 | 第86-88页 |
| ·讨论 | 第88-93页 |
| ·pVAX1/SjscFv-IL18诱导Th1型优势免疫反应 | 第88-89页 |
| ·早期给予pVAX1/SjscFv-IL18治疗具有更好的抗纤维化效果 | 第89-90页 |
| ·pVAX1/SjscFv-IL18降低肝组织中TGF β1蛋白含量 | 第90页 |
| ·pVAX1/SjscFv-IL18能调节胶原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 | 第90-91页 |
| ·pVAX1/SjscFv-IL18的特异性靶向作用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106页 |
| 综述一 | 第106-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 综述二 | 第116-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6页 |
| 致谢 | 第126-12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