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声场计算与检测可靠性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1 绪论 | 第14-27页 |
·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超声检测数值模拟与计算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超声检测模拟的解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超声检测模拟的数值法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检测可靠性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2 超声传播声场 | 第27-48页 |
·探头发射声场 | 第27-28页 |
·多层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声场 | 第28-34页 |
·声束传播的扩散衰减 | 第28-33页 |
·声束在界面处的反射系数和折射系数 | 第33-34页 |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场 | 第34-37页 |
·各向异性介质慢度面 | 第34-35页 |
·Pencil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 | 第35页 |
·Pencil在各向异性介质界面上的透射 | 第35-37页 |
·相控阵探头声场传播 | 第37-38页 |
·计算声场的验证与应用 | 第38-47页 |
·探头发射声场 | 第38-43页 |
·多层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声场 | 第43-45页 |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声场 | 第45-46页 |
·相控阵探头声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3 缺陷散射声场 | 第48-69页 |
·基于基尔霍夫近似的缺陷散射声场模型 | 第48-5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8-51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51-52页 |
·模型的验证与讨论 | 第52-56页 |
·基于波恩近似的夹渣散射声场模型 | 第56-63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6-60页 |
·模型的应用 | 第60-61页 |
·模型的验证与讨论 | 第61-63页 |
·超声检测计算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第63-68页 |
·UT-CAS系统开发 | 第64页 |
·应用实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检测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4 超声检测可靠性分析 | 第69-89页 |
·超声检测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69-74页 |
·Hit/miss型数据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69-73页 |
·信号响应型数据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73-74页 |
·自动超声检测可靠性分析 | 第74-82页 |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74-76页 |
·结果数据的POD分析 | 第76-80页 |
·结果数据的POS分析 | 第80-82页 |
·人员可靠性分析 | 第82-87页 |
·实验设备及方法 | 第82-83页 |
·结果数据的POD分析 | 第83-84页 |
·结果数据的ROC分析 | 第84-86页 |
·结果数据的POS分析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5 基于计算声场的检测工艺可靠性分析 | 第89-105页 |
·基于计算声场的工艺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89-91页 |
·方法的提出 | 第89-90页 |
·随机参数分析与生成 | 第90-91页 |
·现场检测工艺可靠性评定 | 第91-99页 |
·检测工艺 | 第92-93页 |
·计算参数设计 | 第93-94页 |
·结果分析 | 第94-99页 |
·复杂部件检测工艺优化 | 第99-104页 |
·检测参数设计 | 第10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0-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展望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