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3页
1 引言第13-19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过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4-16页
     ·固体硝酸铵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硝酸铵溶液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和手段第16页
   ·创新点第16-17页
   ·研究的成果第17-19页
2 硝酸铵及硝酸铵溶液的物化性质第19-23页
   ·硝酸铵的物化性质第19-20页
     ·硝酸铵的多晶性第19页
     ·硝酸铵的吸湿性第19-20页
     ·硝酸铵的结块性第20页
     ·硝酸铵的爆炸性及着火性第20页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物化性质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硝酸铵和硝酸铵溶液的热分解理论及模型第23-35页
   ·硝酸铵的热分解理论第23-24页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的热分解第23-24页
     ·影响硝酸铵热分解的物质第24页
   ·硝酸铵的热爆炸理论与动力学参数计算第24-26页
     ·初始分解反应动力学理论第24-26页
     ·热分解反应的自行加速第26页
   ·硝酸铵的热危险理论模型第26-30页
     ·semenov模型第26-28页
     ·F-K模型第28-30页
     ·链锁自燃理论第30页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工业生产中的爆炸危险性分析第30-33页
     ·硝酸铵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危险源第30-31页
     ·硝酸铵溶液运输存储危险性分析第31-32页
     ·炸药生产线硝酸铵溶液危险性分析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4 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第35-41页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5-38页
     ·实验设备第35-37页
     ·实验药品及性质第37页
     ·实验条件第37-38页
   ·实验步骤及溶液配比第38页
   ·热分析实验第38-39页
   ·热力学参数计算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5 无机物对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影响第41-65页
   ·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第41-45页
     ·硝酸铵溶液的配制第41页
     ·实验结果第41-42页
     ·硝酸铵浓度与吸热峰的关系第42-43页
     ·硝酸铵浓度与放热峰的关系第43-45页
   ·硝酸铁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第45-54页
     ·硝酸铁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第45页
     ·实验结果第45-48页
     ·硝酸铁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第48-50页
     ·硝酸铁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第50-53页
     ·铁制品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溶液危险性分析第53-54页
   ·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第54-63页
     ·氯化钠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第54页
     ·实验结果第54-57页
     ·氯化钠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第57-59页
     ·氯化钠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6 油类物质对硝酸铵溶液热稳定性影响第65-83页
   ·柴油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第65-73页
     ·柴油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第65页
     ·实验结果第65-68页
     ·柴油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第68-71页
     ·柴油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第71-73页
   ·复合蜡硝酸铵混合溶液热稳定性第73-81页
     ·复合蜡硝酸铵混合溶液的配制第73-74页
     ·实验结果第74-76页
     ·复合蜡含量与吸热峰的关系第76-78页
     ·复合蜡含量与放热峰的关系第78-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结论第83页
   ·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1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nanoTiO2膜电极的修饰改性及其对糠醛的电催化还原研究
下一篇: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