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7-19页 |
·区位界定 | 第17页 |
·内容界定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创新 | 第20-22页 |
2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影响其发展的原理、机制与政策 | 第22-30页 |
·对外开放与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对外开放含义及特征 | 第22-23页 |
·区域竞争力优势的相关理论 | 第23页 |
·对外开放影响区域发展的原理与机制 | 第23-25页 |
·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 | 第23-24页 |
·对外开放促进技术外溢 | 第24-25页 |
·对外开放促进市场竞争 | 第25页 |
·对外开放扩大贸易规模与资本规模 | 第25页 |
·支撑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及影响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25-30页 |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园区政策 | 第25-26页 |
·土地与户籍管理制度 | 第26-27页 |
·其它政策 | 第27-28页 |
·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0页 |
3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的现状分析 | 第30-55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要素禀赋现状及区位优势分析 | 第30-33页 |
·交通优势 | 第31页 |
·资源优势 | 第31页 |
·技术与资本优势 | 第31页 |
·基于区位熵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区位优劣分析 | 第31-33页 |
·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33-47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分析 | 第33-41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 第41-47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测度及特征分析 | 第47-55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资本开放度测度 | 第47-48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贸易开放度测度 | 第48-50页 |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劳动力要素的开放度测度 | 第50-52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度综合测度 | 第52-55页 |
4 对外开放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增长经验研究 | 第55-73页 |
·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构建 | 第55-57页 |
·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原理 | 第55-56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56-57页 |
·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带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构建 | 第57-59页 |
·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构建 | 第57-58页 |
·非约束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58-59页 |
·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 | 第59-71页 |
·数据说明及处理 | 第59-61页 |
·模型估计与解释 | 第61-71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比较研究 | 第71-73页 |
·模型构建 | 第71-72页 |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第72-73页 |
5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系统Agent仿真与模拟 | 第73-91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系统研究 | 第73-78页 |
·对外开放系统构成 | 第73-74页 |
·对外开放系统影响因素 | 第74-78页 |
·对外开放系统内在机理 | 第78页 |
·基于Agent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系统的仿真建模研究 | 第78-91页 |
·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系统界定 | 第79页 |
·行为主体及周边环境属性界定 | 第79-80页 |
·假设提出与逻辑模型 | 第80-82页 |
·交互行为规则定义 | 第82-86页 |
·模型环境预设和模型初始化 | 第86-87页 |
·仿真实验 | 第87-88页 |
·结果分析 | 第88-91页 |
6 提升经济带对外开放度及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91-101页 |
·提高对外开放度 | 第91-96页 |
·提高资本开放度 | 第91-93页 |
·提高劳动开放度 | 第93-95页 |
·提高贸易开放度 | 第95-96页 |
·整合优化现有产业园区,有序开放,突出区位优势 | 第96-97页 |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转型,实施有序开放 | 第96-97页 |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 | 第97页 |
·其它配套措施 | 第97-101页 |
·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 第98页 |
·改革与开放并举 | 第98页 |
·确立集群发展战略规划 | 第98-99页 |
·建立区域金融中心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10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