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一、绪论第6-10页
 (一) 论文选题来源第6页
 (二) 研究意义第6-7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四) 拟解决关键问题第8-10页
二、中国预期违约制度概述第10-15页
 (一) 中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概念第10页
 (二) 产生与发展历史渊源第10-11页
 (三) 国内相关立法规定与基本特征第11-12页
 (四) 国内现有救济措施第12-13页
 (五) 中国预期违约制度存在问题第13-15页
三、国外预期违约制度借鉴第15-23页
 (一) 英国预期违约制度第15-17页
 (二) 美国预期违约制度第17-19页
 (三) 美国与英国预期违约制度的不同之处第19-21页
 (四) 德国预期违约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第21-22页
 (五) 法国和瑞士预期违约制度第22-23页
四、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比较分析第23-28页
 (一) 不安抗辩权概念第23页
 (二)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第23-25页
 (三)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的差异第25页
 (四) 预期违约制度与不安抗辩权在适用上的区别第25-27页
 (五) 二者之间的关系第27-28页
五、完善我国《合同法》的方案设计第28-32页
 (一) 预期违约构成要件的明确规定第28页
 (二) 明确预期违约救济方法第28-30页
 (三) 明确预期违约的限制期限第30-31页
 (四) 扩大预期违约制度范围,与不安抗辩权合并第31-32页
六、结论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作者简介第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廉租房政策实施问题研究
下一篇: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