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人性论研究--以《单向度的人》为文本依据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一 马尔库塞人性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 ·社会背景 | 第14-15页 |
| ·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 | 第15-16页 |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 第16-17页 |
| ·海德格尔的“此在” | 第17-18页 |
| 二 马尔库塞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 第18-29页 |
| ·人的本质 | 第18-20页 |
| ·人的本质是“生命本能” | 第18-19页 |
| ·人的生存方式是“非压抑性生存方式” | 第19-20页 |
| ·人的异化 | 第20-25页 |
| ·马尔库塞的“异化观” | 第20-22页 |
| ·异化表现 | 第22-24页 |
| ·异化根源 | 第24-25页 |
| ·人的解放 | 第25-29页 |
| ·人的解放的根本在于爱欲解放 | 第25-26页 |
| ·人的解放的途径在于审美之维 | 第26-29页 |
| 三 马尔库塞人性论的评析 | 第29-34页 |
| ·马尔库塞人性论闪光点 | 第29-30页 |
| ·马尔库塞人性论局限性 | 第30-34页 |
| ·爱欲本质论是一种生物学本能 | 第30-31页 |
| ·本能异化论是一种片面科技观 | 第31-32页 |
| ·审美解放论是一种乌托邦幻想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