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

银川平原退化芦苇湿地恢复生态学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文献回顾第9-13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3-17页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13页
   ·银川平原芦苇湿地现状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数据获取与分析第16-17页
第3章 芦苇湿地植物群落的构成与分布特征第17-24页
   ·芦苇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第17-19页
   ·芦苇群落的种间关系第19-22页
   ·生态分析与生态种组划分第22-23页
   ·结论与讨论第23-24页
第4章 芦苇湿地群落退化特征第24-33页
   ·群落特征第24-27页
   ·生境特征第27-29页
   ·植物学特征第29-31页
   ·结论与讨论第31-33页
第5章 芦苇群落与土壤环境的相互作用第33-40页
   ·芦苇群落地上生长指标分析第33-34页
   ·土壤含水量、土壤pH与芦苇群落第34-36页
   ·土壤全盐、有机质与芦苇群落第36-37页
   ·N、P养分与芦苇群落第37-39页
   ·结论与讨论第39-40页
第6章 不同管理方式对芦苇群落的影响第40-47页
   ·收割对芦苇生长的影响第40-42页
   ·不同水分管理对芦苇的影响第42-46页
   ·结论与讨论第46-47页
第7章 芦苇湿地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思路探讨第47-52页
   ·芦苇群落退化原因分析第47-49页
   ·退化芦苇湿地恢复思路探讨第49-51页
   ·结论与讨论第51-52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主要结论第52页
   ·不足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川平原6种禾草的繁殖构件生态学研究
下一篇:不同轮牧方式对荒漠草原土壤理化性状和碳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