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2章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界定 | 第12-21页 |
·离岸公司的法律界定 | 第12-14页 |
·离岸法域的涵义 | 第12-13页 |
·离岸公司的法律界定 | 第13页 |
·离岸公司的基本法律特征 | 第13-14页 |
·国际避税的法律界定 | 第14-17页 |
·避税的界定 | 第14-15页 |
·国际避税的法律界定 | 第15-16页 |
·国际避税的成因 | 第16-17页 |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第17-21页 |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概念 | 第18页 |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第18-19页 |
·离岸公司在跨国集团国际避税活动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第3章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外国法律规制 | 第21-26页 |
·美国《国内收入法典》F分部—受控外国公司规则 | 第21-22页 |
·制订背景 | 第21-22页 |
·CFC规制 | 第22页 |
·德国《涉外税法》—制约避税型移居阻止离岸公司的设立 | 第22-23页 |
·德国《涉外税法》 | 第22-23页 |
·制约避税型移居阻止离岸公司设立 | 第23页 |
·日本新《公司法典》—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 第23-24页 |
·英国《税收法令》—反离岸公司国际避税条款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4章 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国际法律规制 | 第26-33页 |
·国际双边合作对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规制 | 第26-27页 |
·在岸国之间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 | 第26-27页 |
·在岸国与离岸法域签订特别税收协定 | 第27页 |
·EU针对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利息税指令 | 第27-29页 |
·产生背景 | 第27-28页 |
·利息税指令 | 第28页 |
·信息交换制度 | 第28-29页 |
·评价 | 第29页 |
·OECD《有害税收竞争报告》 | 第29-33页 |
·OECD《有害税收竞争报告》 | 第30页 |
·国际避税地的黑名单、灰名单和白名单 | 第30-31页 |
·全球税收论坛 | 第31页 |
·同行审查制度 | 第31-32页 |
·评价 | 第32-33页 |
第5章 我国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立法现状、问题及规制对策 | 第33-40页 |
·我国针对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关联企业的相关规定 | 第33页 |
·外汇管制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 | 第34页 |
·针对离岸公司国际避税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对离岸法域和离岸公司的界定不够明确 | 第34页 |
·受控外国公司规则不健全 | 第34-35页 |
·转移定价税制不明确 | 第35-36页 |
·缺乏针对离岸公司的外汇管制 | 第36页 |
·缺乏防范滥用税收协定避税的有力措施 | 第36页 |
·完善我国离岸公司国际避税的法律规制 | 第36-40页 |
·对离岸公司给予明确界定 | 第36-37页 |
·健全受控外国公司规则 | 第37-38页 |
·完善我国境外投资外汇监管制度 | 第38页 |
·明确转移定价税制 | 第38-39页 |
·完善滥用税收协定的措施 | 第39页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规制离岸公司国际避税活动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