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Bt 的特性及 Bt 杀虫蛋白基因分类 | 第12-13页 |
·Bt 杀虫蛋白的结构、功能及杀虫机理 | 第13-14页 |
·抗虫转基因育种取得的成果 | 第14-17页 |
·BT 基因的杂交转育 | 第17页 |
·鉴定方法 | 第17-18页 |
·转 Bt 基因的食品安全和展望 | 第18-19页 |
·环境安全 | 第19-20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杂交后代群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试验时间及试验地点 | 第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杂交组合的配置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后代群体室内分子鉴定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转基因亲本及杂交后代田间抗虫性鉴定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页 |
·转基因后代材料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鉴定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考种指标测定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抗虫 CRY3A 基因抗性分子鉴定 | 第26-30页 |
·亲本抗虫 CRY3A 基因的 PCR 检测 | 第26页 |
·转基因马铃薯亲本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 第26-27页 |
·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动态 | 第27-28页 |
·表达蛋白检测 | 第28-29页 |
·靶性检测 | 第29-30页 |
·CRY3A 的转育与杂交后代的获得 | 第30-31页 |
·不同组合后代植株 CRY3A 基因的 PCR 检测 | 第31-32页 |
·不同组合后代植株含 CRY3A 基因的表现 | 第32页 |
·不同组合后代植田间抗虫性表现 | 第32-35页 |
·A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 第34页 |
·B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 第34-35页 |
·C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 第35页 |
·D 组合田间抗虫性分析 | 第35页 |
·不同组合后代材料的选育 | 第35-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2页 |
·杂交转育的意义 | 第41页 |
·杂交转育后目的基因遗传与表达 | 第41页 |
·杂交转育后代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