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髓膏方联合促红素对MDS临床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42页 |
第一节 中医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认识 | 第12-21页 |
1. 病名沿革与探讨 | 第12-13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中医对MDS的病因认识 | 第13页 |
·中医对MDS的病机认识及演变规律探索 | 第13-14页 |
3. MDS的中医治疗 | 第14-19页 |
·辩证分型与论治 | 第14-16页 |
·辩病分型与论治 | 第16-17页 |
·代谢组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 第17-18页 |
·专药专方治疗 | 第18-19页 |
4. MDS中西医结合治疗最新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5. 中西医结合治疗MDS前景展望 | 第20页 |
6. 中医预防和调护 | 第20-21页 |
·预防 | 第20-21页 |
·调理 | 第21页 |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西医治疗进展 | 第21-42页 |
1. 命名演变和发展 | 第22页 |
2. MDS病因学 | 第22-23页 |
3. MDS发病机理 | 第23-29页 |
·骨髓基质微环境异常 | 第23-25页 |
·造血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内在异常 | 第25-29页 |
·MDS发病机理的最新研究 | 第29页 |
4. 诊断分型 | 第29-33页 |
5. MDS西医治疗 | 第33-40页 |
·MDS支持与干预治疗 | 第33-35页 |
·MDS诱导分化治疗 | 第35-36页 |
·造血生长因子 | 第36-37页 |
·MDS生物靶向和其他的治疗途径 | 第37-40页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 第40页 |
6. 预后分层 | 第40-42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2-62页 |
前言 | 第42-43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43-48页 |
1. 病例选择标准 | 第43-45页 |
·西医诊断标准 | 第43-44页 |
·西医分型标准 | 第44页 |
·危险分层 | 第44页 |
·中医辨证标准 | 第44-45页 |
2. 病历纳入标准 | 第45页 |
3. 研究目的 | 第45页 |
4.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研究对象 | 第45页 |
·治疗方案 | 第45页 |
5. 临床疗效判定 | 第45-47页 |
·临床症状计分标准 | 第45-46页 |
·疗效判定 | 第46-47页 |
6. 统计方法 | 第47-48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48-58页 |
1. 临床资料 | 第48-50页 |
·人口学资料 | 第48页 |
·疾病情况资料 | 第48-50页 |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外周血变化情况 | 第50-51页 |
·骨髓象治疗前后的变化 | 第51-52页 |
·免疫分型治疗前后的变化 | 第52页 |
·临床症状积分统计 | 第52-53页 |
·临床总疗效比较 | 第53页 |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第53-58页 |
第三节 分析讨论 | 第58-62页 |
1. 西医治疗现状及问题 | 第58页 |
2. 我们对MDS的中医治疗体会 | 第58-59页 |
3. “益髓膏方”处方分析 | 第59页 |
4. 治疗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临床总疗效分析 | 第59页 |
·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 第59-60页 |
·外周血变化分析 | 第60页 |
·骨髓象交化分析 | 第60页 |
·免疫学变化分析 | 第60页 |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