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6-2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的研究 | 第16-18页 |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 第18-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9-23页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研究 | 第19-20页 |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 第20-21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理论分析 | 第24-29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理论 | 第24-26页 |
·早期的出口所在国货币计价 | 第24页 |
·中期的交易成本最小原则 | 第24页 |
·一般均衡分析 | 第24-26页 |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理论 | 第26-27页 |
·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 第26页 |
·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代表变量选择 | 第26-27页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实证研究 | 第29-57页 |
·中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为人民币时的实证分析 | 第29-43页 |
·变量的解释 | 第29-31页 |
·各个经济变量的月度时序图和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32-33页 |
·协整检验、协整关系以及协整关系验证 | 第33-36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6-37页 |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 第37-42页 |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协整关系分析 | 第42-43页 |
·中国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为外币(非人民币)时的实证分析 | 第43-53页 |
·变量的解释 | 第43-44页 |
·各个经济变量的月度时序图和数据的处理 | 第44-45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45页 |
·协整检验、协整关系以及协整关系验证 | 第45-48页 |
·VAR模型 | 第48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8-49页 |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 第49-53页 |
·对比分析 | 第53-57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人民币有效汇率 | 第53-54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广义货币供应量 | 第54-55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国内生产总值 | 第55页 |
·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方式与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 第55-56页 |
·方差分解结果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 政策建议 | 第57-61页 |
·实证研究的小结 | 第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加快我国汇率制度的建设 | 第58页 |
·适当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投放 | 第58页 |
·不应过快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忽略国内通货膨胀率 | 第58-59页 |
·改善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 | 第59页 |
·研究的缺陷 | 第59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