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2章 商标侵权判定标准、判定主体和判定因素 | 第12-22页 |
·商标侵权的判定标准 | 第12-15页 |
·“列举式”的商标侵权判定标准 | 第12-13页 |
·概括式标准也称“混淆可能性”判定标准 | 第13-15页 |
·商标侵权判定的主体 | 第15-17页 |
·相关公众 | 第15-16页 |
·消费者 | 第16-17页 |
·法官 | 第17页 |
·商标侵权判定的因素 | 第17-22页 |
·商标的相同或近似、商品或服务的相同或类似 | 第19页 |
·商标的知名度 | 第19-20页 |
·被告使用该标志的不当意图 | 第20-21页 |
·其他因素 | 第21-22页 |
第3章 中美商标侵权判定的实证分析 | 第22-38页 |
·美国商标侵权判定的实证分析 | 第22-30页 |
·判定标准 | 第22-24页 |
·判定主体 | 第24-25页 |
·判定因素 | 第25-30页 |
·中国商标侵权判定的实证分析 | 第30-38页 |
·判定标准 | 第31-34页 |
·判定主体 | 第34-36页 |
·判定因素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美商标侵权判定实证分析的启示 | 第38-49页 |
·商标侵权判定标准 | 第38-43页 |
·从美国司法审判实践看商标侵权判定标准 | 第38-39页 |
·从中国司法审判实践看商标侵权判定标准 | 第39-40页 |
·对我国商标侵权判定标准的重构 | 第40-43页 |
·商标侵权的判定主体 | 第43-46页 |
·《司法解释》和《条例》中“误导公众”中“公众”含义不同 | 第43-45页 |
·“相关消费者”、“消费者”的范围界定及和“相关公众”的关系 | 第45-46页 |
·“普通消费者”意指“公众” | 第46页 |
·商标侵权的判定因素 | 第46-49页 |
·商标侵权判定的主要因素 | 第46-47页 |
·商标侵权判定因素的适应侵权类型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A | 第56-58页 |
附录B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