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9页 |
| 摘要 | 第9-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 ·水资源现状 | 第14-16页 |
| ·世界水资源现状 | 第14页 |
| ·中国水资源现状 | 第14-16页 |
|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6-24页 |
| ·氮磷过量排放的危害 | 第16-17页 |
|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 | 第17-19页 |
| ·生物脱氮除磷主要工艺 | 第19-23页 |
| ·影响生物脱氮除磷的主要因素 | 第23-24页 |
|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 第2章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6-35页 |
| ·课题来源 | 第2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26-27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人工配水水质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硝化功能机制研究 | 第27页 |
| ·实际生活污水水质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硝化功能机制研究 | 第27-28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8页 |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 ·水质指标、能量代谢水平指标及它们的分析方法 | 第28-35页 |
| ·常规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 ·能量代谢水平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 第29-33页 |
| ·最大比增长速率μA及检测方法 | 第33-35页 |
| 第3章 人工配水水质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硝化的机制研究 | 第35-5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7页 |
| ·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 第35-36页 |
| ·极端条件对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系统恢复能力实验研究 | 第36-37页 |
| ·系统正常运行期间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系统处理效果分析 | 第37-49页 |
| ·处理效果的分析研究 | 第38-42页 |
| ·能量代谢水平指标的分析研究 | 第42-49页 |
| ·恢复期处理效能和能量代谢水平效果分析 | 第49-57页 |
| ·处理效果的分析研究 | 第50-53页 |
| ·能量代谢水平变化的分析研究 | 第53-54页 |
|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分析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系统正常运行期间的实验结论 | 第57-58页 |
| ·极端条件对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系统恢复能力研究的实验结论 | 第58-59页 |
| 第4章 实际生活污水水质条件下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强化硝化机制研究 | 第59-7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 ·处理效果的分析研究 | 第60-63页 |
| ·CODCr去除效果分析 | 第60-61页 |
| ·氨氮去除效果分析 | 第61-62页 |
| ·磷酸盐去除效果分析 | 第62-63页 |
| ·能量代谢水平指标的分析研究 | 第63-70页 |
| ·脱氢酶活性分析 | 第63-65页 |
| ·ATP 水平分析 | 第65-67页 |
|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分析 | 第67-69页 |
| ·NADH 分析 | 第69-70页 |
| ·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硝化细菌最大比增长速率和硝化活性研究 | 第70-76页 |
| ·硝化细菌衰减速率常数 bA | 第70页 |
| ·最大比增长速率μA | 第70-74页 |
| ·温度对比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74-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79页 |
| ·建议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