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绪论第11-17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三、本文的创新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福克纳作品叙事结构、多重叙事视角和故事情节的圣经原型第17-26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U"型结构的逆转借用第17-21页
     ·圣经中"U"型结构第17-19页
     ·福克纳文学作品中"U"型结构第19-21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多视角叙述手法的模仿借用第21-23页
     ·圣经多视角叙述手法第21页
     ·福克纳文学作品的多视角叙述手法第21-23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故事情节和言语的横移第23-26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故事情节的引用第23-24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词语的直接援引第24-26页
第二章 福克纳作品的意象和象征圣经原型第26-37页
   ·福克纳作品意象的圣经原型第26-33页
     ·"水"的意象第26-28页
     ·"火"的意象第28-30页
     ·"光"的意象第30-33页
   ·福克纳作品中象征的圣经原型第33-35页
     ·数字象征第33-34页
     ·颜色的象征第34-35页
     ·几何象征第35页
   ·福克纳借鉴圣经意象和象征的意义第35-37页
第三章 福克纳作品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第37-57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人物原型的借鉴第37-49页
     ·基督型人物第37-42页
     ·"拔示巴"型人物第42-47页
     ·大卫型人物第47-49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式人物关系模式的借鉴第49-56页
     ·男与女关系模式-亚当和夏娃第49-51页
     ·兄妹关系模式—暗嫩,押沙龙和他玛第51-52页
     ·父子关系模式-亚伯拉罕与以撒第52-56页
   ·福克纳作品对圣经人物和人物关系模式借鉴的意义第56-57页
第四章 福克纳作品中基督教圣经主题的书写第57-72页
   ·善恶主题第57-61页
     ·善恶二元模式第57-59页
     ·善恶报应的思想第59-60页
     ·善恶一体的观念第60-61页
   ·漂泊主题第61-67页
     ·漂泊是一种生命形式第62-64页
     ·漂泊是一种精神苦旅第64-65页
     ·漂泊是对"天堂"的寻找第65-67页
   ·因信称义主题第67-72页
     ·"信"把心灵与基督连合第67-68页
     ·以"信"抵制诱惑第68-69页
     ·因"信"走向复活第69-72页
结语第72-77页
 一 基督教圣经是福克纳文学创作思想形成的根基第72-75页
  1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第72-73页
  2 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第73-75页
 二 福克纳文学创作在基督教圣经影响下的升华第75-77页
  1 福克纳作品在基督教圣经原型的传承与发展中升华第75页
  2 福克纳作品对基督教圣经文化的发扬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后记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莱尔英雄史观研究
下一篇:压抑与反抗--《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工业文明与性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