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城市生活垃圾简述 | 第12-16页 |
| ·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概述 | 第12-14页 |
|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 第15-16页 |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 第16-19页 |
| ·卫生土地填埋 | 第16页 |
| ·焚烧 | 第16-17页 |
| ·好氧堆肥 | 第17页 |
|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 第2章 厌氧发酵技术概况 | 第19-35页 |
| ·厌氧发酵的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 ·厌氧发酵技术概述 | 第22-24页 |
| ·常温、中温和高温发酵 | 第22-23页 |
| ·连续发酵和序批式发酵 | 第23页 |
| ·湿式发酵和干式发酵 | 第23-24页 |
| ·单相发酵和两相发酵 | 第24页 |
| ·国外城市厌氧消化处理工艺及实例 | 第24-28页 |
| ·BTA工艺 | 第24-25页 |
| ·GICON处理工艺 | 第25-26页 |
| ·Valorga处理工艺 | 第26-27页 |
| ·Kompogas处理工艺 | 第27-28页 |
| ·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28-33页 |
| ·本文构想 | 第33页 |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33-35页 |
| 第3章 有机固体废弃物渗滤床序批式高温干式厌氧发酵实验 | 第35-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5-37页 |
| ·物料接种 | 第37页 |
| ·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37-42页 |
| ·累计产气量变化 | 第37-38页 |
| ·日产气量变化 | 第38-39页 |
| ·pH值变化 | 第39页 |
| ·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 第39-40页 |
| ·COD变化 | 第40页 |
| ·VFA值变化 | 第40-41页 |
| ·氨氮变化 | 第41-42页 |
| ·碱度变化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连续运行小试实验 | 第43-5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 ·供试材料和仪器 | 第43-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处理连续运行中试实验 | 第50-66页 |
| ·工程概况 | 第50页 |
| ·设计条件 | 第50-51页 |
| ·处理量 | 第50页 |
| ·进料性质 | 第50-51页 |
| ·接种污泥性质 | 第51页 |
| ·有机垃圾处理工艺设计 | 第51-53页 |
| ·处理工艺的确定 | 第51-52页 |
| ·工艺流程 | 第52-53页 |
| ·有机垃圾处理处理过程 | 第53-58页 |
| ·预处理系统 | 第53-57页 |
| ·厌氧发酵系统 | 第57-5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 ·日产气量及累计产气量变化曲线 | 第58-60页 |
| ·pH值的变化 | 第60页 |
| ·VFA的变化 | 第60-61页 |
| ·氨氮的变化 | 第61-62页 |
| ·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 第62页 |
| ·碱度变化 | 第62-63页 |
| ·主气体成分变化 | 第63-64页 |
| ·后堆肥处理 | 第64页 |
| ·沼气发电系统 | 第64页 |
| ·工艺特点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9页 |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 ·建议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