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 1 马铃薯干腐病与黑痣病及其防治现状 | 第8页 |
| 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第8-10页 |
| 3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机制研究 | 第10-12页 |
| ·拮抗作用 | 第10-11页 |
| ·竞争作用 | 第11页 |
| ·促生作用 | 第11-12页 |
| ·溶菌作用 | 第12页 |
| ·诱导抗性 | 第12页 |
| 4 芽孢杆菌种的鉴定 | 第12-13页 |
| 5 芽孢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3-15页 |
| ·RFLP 分析 | 第13-14页 |
| ·RAPD 分析 | 第14页 |
| ·SNP 分析 | 第14页 |
| ·ISSR 分析 | 第14-15页 |
| 6 AFLP 技术 | 第15-18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概念 | 第15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 | 第15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点 | 第15-16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流程 | 第16页 |
|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第16-18页 |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马铃薯干腐病和黑痣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20-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 ·土样采集 | 第21页 |
| ·供试靶标病原菌 | 第21页 |
| ·供试培养基 | 第21-22页 |
| ·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 | 第22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的筛选 | 第22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对马铃薯块茎安全性的研究 | 第22-23页 |
| ·拮抗菌株的鉴定 | 第23-2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不同马铃薯连作处理中土壤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 | 第27页 |
| ·马铃薯不同连作处理中拮抗靶标菌的芽孢杆菌菌株的数量变化 | 第27-28页 |
| ·芽孢杆菌对不同病原菌拮抗效果的划分及数量分布 | 第28-29页 |
| ·对靶标菌均有拮抗作用的 10 株芽孢杆菌菌株的拮抗效果 | 第29-30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对马铃薯块茎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 D1-0-1 与 D1-0-2 的培养特性和形态学特征 | 第31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 D1-0-1 与 D1-0-2 的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 | 第31-33页 |
| ·拮抗芽孢杆菌菌株 D1-0-1 和菌株 D1-0-2 的 gyrB 序列分析 | 第33-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不同拮抗效果芽孢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7-6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4页 |
| ·供试菌株及来源 | 第38页 |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44页 |
| ·电泳结果聚类分析 | 第44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8页 |
| ·芽孢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44-45页 |
| ·基于 EcoRⅠ/MseⅠ双酶酶切效果 | 第45-46页 |
| ·预扩增反应 | 第46-47页 |
| ·选择性扩增反应 | 第47-48页 |
| ·基于 AFLP 分析技术的芽孢杆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8-57页 |
| ·芽孢杆菌基于 AFLP 分析的多态性与抑菌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页 |
| ·芽孢杆菌基于 AFLP 分析的多态性与菌株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页 |
| ·芽孢杆菌基于 AFLP 分析的多态性与抑菌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57-58页 |
| 3 讨论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60-62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 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