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绪论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2页 |
1 中医学对RSV肺炎的认识 | 第13-17页 |
·病名溯源 | 第13页 |
·病因 | 第13-14页 |
·病机 | 第14-15页 |
·现代辨证分型研究 | 第15页 |
·治则治法 | 第15-16页 |
·现代中医药抗RSV感染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 西医学对RSV肺炎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RSV的生物学特性 | 第17-18页 |
·关于RSV的病原学研究 | 第18页 |
·RSV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8页 |
·抗RSV感染的药物 | 第18-19页 |
3 金欣口服液及白藜芦醇抗RSV的研究 | 第19-22页 |
·临床研究及成果 | 第19-20页 |
·实验研究及成果 | 第20-21页 |
·白藜芦醇抗RSV的作用研究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23-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5页 |
·病毒 | 第23页 |
·细胞 | 第23页 |
·动物 | 第23页 |
·药物 | 第23页 |
·试剂及溶液 | 第23-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5-31页 |
·金欣口服液、利巴韦林含药血清制备及白藜芦醇、利巴韦林溶液配制 | 第25页 |
·含药血清及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测定 | 第25-26页 |
·RSV的体外扩增与滴度测定 | 第26-27页 |
·体外实验 | 第27-28页 |
·体内实验 | 第28-29页 |
·hep-2细胞TLR3免疫荧光细胞标本的制备 | 第29-30页 |
·金欣口服液及白藜芦醇对RSV体内外感染模型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Raw264.7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 | 第31页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的BALB/c小鼠IL-1β表达的调控作用 | 第31-32页 |
·金欣口服液及白藜芦醇对RSV感染hep-2细胞IL-6和IL-8的调控作用 | 第32-33页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的hep-2细胞TLR3蛋白表达的比较 | 第33页 |
·RSV感染后24h、72h及144h时的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讨论与总结 | 第35-38页 |
1 讨论 | 第35-36页 |
2 总结 | 第36-37页 |
·动物模型的选择 | 第36页 |
·金欣口服液及白藜芦醇抗RSV感染的可能的作用机制 | 第36页 |
·实验的创新性 | 第36-37页 |
3 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