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螯合吸附凝胶的制备及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的机理与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镉、汞、铅的污染和危害第11-13页
     ·镉及其污染和危害第11-12页
     ·汞及其污染和危害第12页
     ·铅及其污染和危害第12-13页
   ·水质重金属含量标准第13页
   ·国内外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3-16页
     ·化学沉淀法第14页
     ·物理方法第14页
     ·电解法第14页
     ·吸附法第14-15页
     ·膜分离技术第15页
     ·离子交换技术第15页
     ·多种方法混用及其他第15-16页
   ·聚丙酰胺凝胶及其应用现状第16页
   ·本课题研究意义、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6-20页
     ·本课题的意义、思路第16-17页
     ·本课题的内容第17-18页
     ·本课题创新点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第20-31页
   ·实验过程第20-21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第20页
     ·接枝螯合凝胶的制备第20页
     ·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实验第20-21页
     ·结构鉴定和机理探讨第21页
   ·实验主要方法与测定第21-30页
     ·接枝率的测定第21-24页
     ·Cd~(2+)含量的检测方法第24-26页
     ·Hg~(2+)含量的检测方法第26-28页
     ·Pb~(2+)含量的检测方法第28-30页
     ·红外鉴定方法第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接枝螯合凝胶的制备第31-38页
   ·仪器与试剂及实验装置第31-3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实验装置第32页
   ·三乙烯四胺接枝螯合凝胶合成第32-34页
     ·实验步骤第32页
     ·三乙烯四胺凝胶合成条件参数确定第32-34页
   ·L-半胱氨酸接枝螯合凝胶合成第34-37页
     ·实验步骤第34页
     ·L-半胱氨酸凝胶合成条件参数确定第34-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三乙烯四胺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性能实验第38-50页
   ·仪器与试剂第38-39页
   ·实验步骤第39-40页
   ·三乙烯四胺去除重金属离子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第40-43页
     ·反应体系 pH 值的影响第40-41页
     ·螯合凝胶用量的影响第41-42页
     ·振荡吸附时间的影响第42页
     ·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第42-43页
   ·Cd~(2+)、Hg~(2+)、Pb~(2+)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3-45页
   ·干扰离子对去除重金属离子实验的影响第45-47页
   ·二次吸附实验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L-半胱氨酸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性能实验第50-59页
   ·仪器与试剂第50页
   ·实验步骤第50页
   ·去除重金属离子实验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第50-54页
     ·反应体系 pH 值的影响第50-51页
     ·螯合凝胶用量的影响第51-52页
     ·振荡时间的影响第52-53页
     ·反应体系温度的影响第53-54页
   ·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4-56页
   ·干扰离子对去除重金属离子实验的影响第56-57页
   ·二次吸附实验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机理探讨第59-74页
   ·接枝螯合凝胶合成机理第59-62页
     ·鳌合基团性能第59页
     ·螯合基团接枝反应过程第59-60页
     ·接枝螯合凝胶合成过程结构红外分析第60-62页
   ·接枝螯合凝胶螯合重金属离子机理第62-65页
     ·接枝螯合凝胶螯合重金属离子反应过程第62-63页
     ·接枝螯合凝胶螯合重金属离子过程红外分析第63-65页
   ·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吸附模型及吸附等温式第65-69页
     ·吸附拟合模型第65-67页
     ·接枝螯合凝胶去除重金属过程中的吸附模型拟合结果及分析第67-69页
   ·螯合凝胶吸附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第69-71页
   ·吸附反应阿累尼乌斯活化能的计算第71-72页
   ·螯合反应稳定常数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含 Cd~(2+)、Hg~(2+)、Pb~(2+)废水处理工艺初步设计第74-78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第74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示意图设计及其参数第74-78页
结论与建议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建议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制药厂废水的生物毒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酚醛泡沫塑料的增韧改性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