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引言 | 第14-20页 |
| 1 呼吸代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鱼类耗氧排氨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因素 | 第15-18页 |
| ·鱼类体重对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温度对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6页 |
| ·盐度对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 ·pH 对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7页 |
| ·光照及昼夜对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7-18页 |
| ·饥饿和摄食对鱼类耗氧率,排氨率的影响 | 第18页 |
| ·窒息点 | 第18页 |
| 2 鱼类头肾、脾脏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3 鱼类嗅囊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 第一章 鲻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 第20-31页 |
| ·材料方法 | 第20-22页 |
| ·实验时间和条件 | 第20页 |
| ·实验用鱼 | 第20页 |
| ·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 ·测定方法 | 第22页 |
| ·结果分析 | 第22-28页 |
| ·体重和光照对鲻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22-24页 |
| ·不同放养密度对鲻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昼夜更替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 ·流速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27页 |
| ·不同体重下鲻鱼幼鱼的窒息点 | 第27-28页 |
| ·讨论 | 第28-31页 |
| ·体重对鲻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光照对鲻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29页 |
| ·密度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昼夜更替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流速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温度、盐度和 pH 对鲻鱼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 | 第31-45页 |
| ·材料方法 | 第31-33页 |
| ·实验时间和条件 | 第31-32页 |
| ·实验用鱼 | 第32页 |
| ·实验设计 | 第32页 |
| ·测定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 ·温度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盐度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34页 |
| ·pH 对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 第34-38页 |
| ·温度、盐度、pH 对鲻鱼幼鱼氨商和能量代谢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温度、盐度、pH 对鲻鱼幼鱼窒息点的影响 | 第39-41页 |
| ·讨论 | 第41-45页 |
| ·温度对鲻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41页 |
| ·盐度对鲻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41-42页 |
| ·pH 对鲻鱼幼鱼呼吸代谢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温度、盐度、pH 对鲻鱼幼鱼窒息点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鲻鱼脾脏和头肾的组织学研究 | 第45-5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 ·材料 | 第46页 |
| ·方法 | 第4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 ·脾脏解剖形态和显微结构 | 第46-48页 |
| ·头肾解剖形态和显微结构 | 第48-50页 |
| ·讨论 | 第50-54页 |
| ·脾脏的组织特点和功能 | 第50-52页 |
| ·头肾的组织特点和功能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鲻鱼嗅囊组织形态结构及功能探讨 | 第54-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 ·材料 | 第55页 |
| ·方法 | 第55页 |
| ·结果 | 第55-59页 |
| ·鲻鱼的形态结构特征 | 第55-56页 |
| ·鲻鱼嗅板细胞类型及分布特点 | 第56-59页 |
| ·讨论 | 第59-64页 |
| ·鲻鱼嗅觉器官结构特点 | 第59-62页 |
| ·嗅觉器官结构特征可作为分类依据 | 第62-63页 |
| ·鲻鱼的感官活动类型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7页 |
| 附录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