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保密制度与泄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动机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唐代政治保密制度 | 第15-33页 |
第一节 机要部门的保密 | 第15-18页 |
一、用人制度 | 第15-16页 |
二、内部规定 | 第16-17页 |
三、外部防范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行政体系保密 | 第18-21页 |
一、重大决策保密 | 第18-19页 |
二、臣僚奏议保密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人事任免保密 | 第21-23页 |
一、太子废立保密 | 第21-22页 |
二、官员黜陟保密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皇帝安全方面保密 | 第23-27页 |
一、“身边人”的选择 | 第23-24页 |
二、皇帝出行保密 | 第24-25页 |
三、保卫宫禁措施 | 第25-27页 |
第五节 科举考试保密 | 第27页 |
第六节 对政治泄密的处罚 | 第27-33页 |
一、《唐律》的规定 | 第27-28页 |
二、泄密者的结局 | 第28-33页 |
第二章 唐代军事保密制度 | 第33-47页 |
第一节 军事情报保密 | 第33-37页 |
一、军事部署保密 | 第33-35页 |
二、战场形势保密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军事装备保密 | 第37-40页 |
一、武库的保密管理 | 第37-38页 |
二、军事物资管理保密 | 第38-39页 |
三、对民间武器的限制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军事通信保密 | 第40-43页 |
一、通讯方式保密 | 第40-41页 |
二、通讯内容保密 | 第41-43页 |
第四节 反间谍措施 | 第43-47页 |
一、防范敌方间谍 | 第43-44页 |
二、派遣己方间谍 | 第44-47页 |
第三章 唐代公文与司法保密制度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唐代公文保密制度 | 第47-50页 |
一、公文的保密管理 | 第47-48页 |
二、公文传递方面的保密 | 第48-49页 |
三、对公文漏泄的处罚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唐代司法保密制度 | 第50-55页 |
一、案情保密 | 第51页 |
二、狱情保密 | 第51-55页 |
第四章 唐代经济与文化保密制度 | 第55-65页 |
第一节 唐代经济保密制度 | 第55-57页 |
一、仓库管理保密 | 第55-57页 |
二、商业保密 | 第57页 |
第二节 唐代文化保密制度 | 第57-65页 |
一、史书修撰保密 | 第58-60页 |
二、天文保密 | 第60-61页 |
三、禁书政策 | 第61-65页 |
余论 | 第65-71页 |
一、唐代保密制度的特点 | 第65-66页 |
二、唐代保密制度的地位 | 第66-67页 |
三、唐代保密制度的影响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