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超募问题研究--基于高超募率对公司经营业绩负面影响的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论文思路 | 第12-13页 |
·文章构架 | 第13-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融资理论 | 第16-18页 |
·MM资本结构理论 | 第16页 |
·股权融资的代理成本理论 | 第16-17页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融资理论评价 | 第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对上市公司超募的研究 | 第18-20页 |
·纳斯达克市场特点 | 第20-21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1-26页 |
·创业板超募产生的原因研究 | 第21-23页 |
·创业板超募影响研究 | 第23-25页 |
·文献评价 | 第25-26页 |
3. 我国创业板市场现状 | 第26-32页 |
·创业板的成长 | 第26-27页 |
·发展规模 | 第27-29页 |
·上市公司数量 | 第27-28页 |
·资金规模 | 第28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规模 | 第28-29页 |
·公司行业分布 | 第29-30页 |
·深交所对超募资金使用的规定 | 第30页 |
·创业板公司的特殊性 | 第30-32页 |
4. 我国创业板超募问题分析 | 第32-41页 |
·高价发行 | 第32-34页 |
·高市盈率 | 第34-36页 |
·高超募资金 | 第36-37页 |
·超募资金使用效益分析 | 第37-41页 |
·超募资金使用分类 | 第37-38页 |
·超募资金例证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超募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 | 第41-57页 |
·上市公司超募的财务特征 | 第41-43页 |
·过度融资的界定 | 第41-42页 |
·创业板超募的量化 | 第42-43页 |
·模型设定与检验 | 第43-46页 |
·基本模型 | 第43页 |
·样本选定 | 第43-44页 |
·相关变量 | 第44-46页 |
·模型估计与检验 | 第46-54页 |
·净资产收益率对超募率的回归 | 第46-48页 |
·普通股获利率对超募率的回归 | 第48-49页 |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对超募率的回归 | 第49-50页 |
·流动资产周转率对超募率的回归 | 第50-51页 |
·流动比率对超募率的回归 | 第51-53页 |
·各变量的相关系数 | 第53-54页 |
·超募的负面影响 | 第54-57页 |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 | 第54-55页 |
·从投资者的角度 | 第55页 |
·从创业板市场的角度 | 第55-56页 |
·从市场效率的角度 | 第56-57页 |
6. 降低高超募率的启示 | 第57-62页 |
·完善新股发行定价制度 | 第57-58页 |
·引入做市商机制 | 第58-59页 |
·加强超募资金的监管 | 第59-60页 |
·制定严格的退市制度 | 第60页 |
·自律机制和道德建设 | 第60-62页 |
7. 总结 | 第62-65页 |
·本文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63-65页 |
·研究不足 | 第63页 |
·研究方向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