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和谐社会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相关概念界定及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6-18页
     ·论文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依据第18-2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口城市化的主要内容第18-21页
     ·人口城市化的根源第18-19页
     ·人口城市化的动力第19-20页
     ·人口城市化的途径第20页
     ·人口城市化的方向第20-21页
   ·中国领导人的农民市民化的思想第21-25页
     ·毛泽东关于农民思想的阐述第21页
     ·邓小平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想第21-22页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市民化思想的丰富第22-23页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市民化思想的发展第23-25页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演进历程第25-36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第25-27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25-26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目标第26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第26-27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演进第27-30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的变迁第27-28页
     ·农民工身份转变制度的变迁第28-29页
     ·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第29-30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要求第30-36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时代趋势第30-31页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基础第31-36页
第四章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实证分析第36-53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第36-50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特征第36-38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的市民化状况第38-42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方面的市民化状况第42-46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层面的市民化状况第46-48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方面的市民化状况第48-50页
   ·合肥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第50-53页
     ·工资待遇低,生存困难第50-51页
     ·制度歧视,发展障碍第51页
     ·劳资关系失衡,缺乏话语权第51-53页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策建议第53-64页
   ·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第53-54页
     ·转变思想意识,加强思想教育第53-54页
     ·完善法制建设,营造规范法制氛围第54页
   ·改革相关制度,完善各项政策以保障农民工市民化权力第54-59页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农民工的国民待遇第55-56页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第56-57页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机制第57-58页
     ·加快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安居工程建设第58页
     ·加快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第58-59页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第59-60页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科学文化水平第59页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道德建设第59-60页
     ·加大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第60页
   ·完善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政策第60-62页
     ·政府以法律法规形式确保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第60-61页
     ·政府要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公共政策支持第61页
     ·改变传统的劳动力管理模式、探索实行市民管理模式第61页
     ·城市政府要转移管理职能重心,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服务第61-62页
   ·加快城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转型第62-64页
     ·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第62页
     ·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工作激励机制第62页
     ·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开辟土壤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市级总工会财务管理的分析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