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引言 | 第8页 |
·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消能方式简介 | 第8-17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工程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试验研究 | 第20-32页 |
·试验简介 | 第20-23页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20页 |
·试验模型制作与布置 | 第20-21页 |
·试验数据采集 | 第21-23页 |
·试验工况拟定 | 第23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的消能机理 | 第23-24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水流流态分析 | 第24-26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水力特性分析 | 第26-31页 |
·消力池内临底流速 | 第27-29页 |
·消力池内水面线形态 | 第29页 |
·消力池底板时均压力特性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设计参数的确定研究 | 第32-56页 |
·传统底流消能工设计理论及参数确定 | 第32-37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37-46页 |
·跌坎深度的确定 | 第37-44页 |
·控制方程的推求 | 第37-39页 |
·跌坎深度对临底流速的作用 | 第39页 |
·跌坎深度的选取 | 第39-44页 |
·水流入池角度的确定 | 第44-46页 |
·入池角度对临底流速的作用 | 第44-45页 |
·入池角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下游水深对跌坎型底流消力池水流流态及水力学指标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两个边界条件同时作用时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流流态分析 | 第48-50页 |
·两个边界条件共时作用时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力学指标分析 | 第50-53页 |
·坎深、入池角度共同作用时消力池内临底流速分析 | 第50-52页 |
·坎深、入池角度共同作用时消力池内时均压力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四章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体型尺寸的确定研究 | 第56-68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水流衔接状态的判别 | 第56-58页 |
·水流衔接状态的判别准则 | 第56页 |
·收缩水深的计算 | 第56-57页 |
·跃后水深的确定 | 第57-58页 |
·影响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设计尺寸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58-59页 |
·下游水深与跃后水深对消力池坎深的影响 | 第58页 |
·下游水深与跃后水深对消力池池长的影响 | 第58-59页 |
·跌坎型底流消能工体型尺寸的确定 | 第59-66页 |
·消力池宽与池底高程的确定 | 第60页 |
·消力池坎深的确定 | 第60-62页 |
·消力池长度的确定 | 第62-65页 |
·消力池底板厚度的确定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