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高盐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及污泥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高盐废水处理废水研究现状第12-13页
   ·好氧颗粒污泥研究现状第13-16页
     ·好氧颗粒污泥性质第13页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研究第13-14页
     ·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研究第14-16页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盐废水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19-31页
   ·试验装置与试验水质第19-20页
   ·试验方法第20-22页
   ·分析方法第22-31页
     ·颗粒污泥的形态观察第22-23页
     ·粒径分布的测定第23页
     ·最小沉降速率的测定第23-24页
     ·SVI的测定第24页
     ·污泥脱氢酶的测定第24-26页
     ·胞外多聚物(EPS)的提取及测定第26-28页
     ·扫描电镜微结构分析第28-29页
     ·其他指标的测定第29-31页
第三章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的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第31-39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第31-33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SVI的影响第31-32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最小沉降速率的影响第32-33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3-35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第35-36页
   ·有机负荷及C/N比对初生颗粒污泥 EP S 组分的影响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絮凝剂添加和盐胁迫方式对高盐好氧颗粒污泥成熟化中污泥特性的影响第39-57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化过程第39-40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形态特性第40-43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沉降特性第43-46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SVI第43-44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最小沉降速率第44-46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脱氢酶活性第46-48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氨氮去除率第48-50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 EPS第50-52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特性第52-53页
   ·絮凝剂的添加和不同盐胁迫方式下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相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高盐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机制及其稳定化调控技术研究第57-65页
   ·高盐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机制研究第57-59页
     ·初生颗粒污泥形成机制第57-58页
     ·颗粒成熟化机制第58-59页
   ·高盐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过程中丝状菌膨胀调控技术第59-64页
     ·高盐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过程中丝状菌膨胀的影响因素第59页
     ·初生颗粒污泥期丝状菌膨胀调控技术第59-61页
     ·颗粒成熟期丝状菌膨胀调控技术第61-64页
     ·丝状菌膨胀恢复后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分析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5-67页
   ·结论第65-66页
   ·建议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坡抗滑桩受力特性分析
下一篇:桥墩—流水耦合效应下水位变化对桥梁动力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