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金沙江大桥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引言 | 第8-9页 |
·桥梁震害 | 第9-15页 |
·上部结构的震害 | 第9-11页 |
·支座的震害 | 第11-12页 |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 | 第12-14页 |
·桥台及基础的震害 | 第14-15页 |
·桥梁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的发展 | 第15-18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振动台试验动力模型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结构模型试验相似理论 | 第19-24页 |
·相似定理 | 第19-21页 |
·静力相似理论 | 第21-22页 |
·动力相似理论 | 第22-23页 |
·弹性相似率—弹性阶段的相似关系 | 第23-24页 |
·重力相似律—临近破坏阶段的相似关系 | 第24页 |
·试验模型相似关系的推导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金沙江大桥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 第27-68页 |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8-32页 |
·选择模型材料 | 第28页 |
·确定模型相似比 | 第28-29页 |
·模型的制作 | 第29-30页 |
·模型附加质量 | 第30-32页 |
·试验方案 | 第32-39页 |
·试验设备简介 | 第32-35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5-37页 |
·加速度测点布置 | 第37-38页 |
·动应变测点布置 | 第38-39页 |
·试验实施步骤 | 第39-40页 |
·模型试验结果 | 第40-65页 |
·桥墩模型动力特性测试 | 第40-41页 |
·各加载工况下模型的动应变 | 第41-48页 |
·各加载工况下模型的加速度 | 第48-65页 |
·加速度放大倍数关系 | 第65页 |
·由相似关系推算原型桥梁的动力反应值 | 第65-67页 |
·原型桥梁的自振频率 | 第65页 |
·加速度反应 | 第65-66页 |
·位移反应及验算 | 第66页 |
·应变及应力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金沙江大桥抗震分析模型及试验结果对比 | 第68-77页 |
·引言 | 第68页 |
·金沙江大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8-73页 |
·MIDAS/Civil 分析程序简介 | 第68-69页 |
·动态时程分析法 | 第69-70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结构自振特性 | 第72-73页 |
·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73-76页 |
·结构自振频率 | 第73-74页 |
·结构加速度反应 | 第74页 |
·结构位移反应 | 第74-75页 |
·结构应力反应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