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竹论文--其他竹类论文

肿节少穗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竹子生物学特性研究第9-21页
     ·竹类植物生长发育规律概述第9-10页
     ·竹类植物出笋成竹规律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竹类植物鞭系及根系生长规律研究第11-14页
     ·竹类植物的秆形结构研究第14-17页
     ·竹类植物的生物量研究第17-18页
     ·肿节少穗竹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页
     ·研究地概况第19-21页
第二章 肿节少穗竹出笋成竹规律研究第21-26页
   ·研究方法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4页
     ·出笋数量分布第21页
     ·肿节少穗竹退笋规律第21-22页
     ·幼竹高生长规律第22-24页
   ·讨论第24-26页
第三章 肿节少穗竹鞭系及根系结构研究第26-30页
   ·研究方法第26页
     ·竹鞭、竹根取样第26页
     ·鞭芽判断第26页
     ·鞭龄鉴定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竹鞭数量特征与分布第26-28页
     ·竹鞭侧芽分布规律第28页
     ·根系分布规律第28-29页
   ·讨论第29-30页
第四章 肿节少穗竹秆形结构研究第30-37页
   ·研究方法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5页
     ·肿节少穗竹秆的基本形态第30页
     ·相对直径第30-32页
     ·竹壁厚第32-33页
     ·相对秆重第33-34页
     ·秆高、秆重与胸径的关系第34页
     ·竹节变化规律第34-35页
   ·结论第35-37页
第五章 肿节少穗竹生物量结构研究第37-44页
   ·研究方法第37页
     ·样品采集第37页
     ·数据分析第37页
   ·结果分析第37-42页
     ·肿节少穗竹生物量分配第37-38页
     ·肿节少穗竹地上生物量分配规律第38-39页
     ·肿节少穗竹不同径级植株生物量分规律第39页
     ·肿节少穗竹各构件因子与生物量关系第39-40页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地径相关数学模型第40页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秆高相关数学模型第40-41页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与秆高、地径相关数学模型第41-42页
     ·肿节少穗竹各器官生物量与多因子相关数学模型第42页
   ·小结第42-44页
第六章 结论第44-46页
   ·肿节少穗竹出笋成竹规律研究第44页
   ·肿节少穗竹鞭系及根系结构研究第44页
   ·肿节少穗竹秆形结构研究第44页
   ·肿节少穗竹生物量结构研究第44-45页
   ·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珍稀树种宝华玉兰扦插繁殖的研究
下一篇:杉木WOX1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功能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