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螺二萘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螺二萘类化合物的分离 | 第12-16页 |
·螺二萘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16-19页 |
·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及其生物活性 | 第19页 |
·提高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研究概况 | 第19-26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0-21页 |
·诱导子技术 | 第21-24页 |
·氧载体和表面活性剂 | 第24页 |
·前体饲喂 | 第24-25页 |
·两相培养 | 第25-26页 |
·其它方法 | 第26页 |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 | 第26-32页 |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7-28页 |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 第28-30页 |
·盾叶薯蓣内生真菌生长和代谢的调控 | 第30-32页 |
·论文设计 | 第32-3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2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2-34页 |
第2章 盾叶薯蓣多糖和寡糖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 and C_(13)产量的影响 | 第3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43页 |
·内生真菌Dzf12 | 第34-35页 |
·植物材料 | 第3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5-36页 |
·内生真菌Dzf12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第36页 |
·盾叶薯蓣三种多糖的制备 | 第36-37页 |
·盾叶薯蓣三种寡糖的制备 | 第37-38页 |
·盾叶薯蓣多糖和寡糖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8页 |
·盾叶薯領多糖对内生真菌Dzlf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盾叶薯蓣寡糖对内生真菌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Dzf12的菌丝生物量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的提取和含量的分析 | 第40-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3页 |
·盾叶薯蓣三种多糖的制备 | 第43页 |
·盾叶薯蓣三种寡糖的制备 | 第43页 |
·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 and C_(13)生长动力曲线的建立 | 第43-44页 |
·盾叶薯蓣多糖对内生真菌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的产量的影响 | 第44-48页 |
·盾叶薯蓣寡糖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48-53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3-55页 |
第3章 盾叶薯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水提多糖的提取优化 | 第55-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62页 |
·植物材料 | 第55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盾叶薯蓣多糖的制备 | 第56页 |
·盾叶薯蓣多糖中糖含量测定 | 第56页 |
·盾叶薯蓣多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56-61页 |
·盾叶薯蓣水提多糖提取过程优化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73页 |
·盾叶薯蓣多糖抗氧化活性评价 | 第62-67页 |
·盾叶薯蓣水提多糖提取过程优化 | 第67-73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73-75页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与氧载体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 and C_(13)产量的影响 | 第75-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内生真菌Dzf12 | 第7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75-76页 |
·内生真菌Dzf12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 第76页 |
·表面活性剂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氧载体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77-78页 |
·Dzf12的菌丝生物量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的提取和含量的分析 | 第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4页 |
·表面活性剂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氧载体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_(12)和C_(13)产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加入Tween-20的同时添加液体石蜡对Dzf12菌丝生长及palmarumycins C12和C13产量的影响 | 第82-84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84-8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