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依据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推进新农村建设伟大工程的需要 | 第13-16页 |
·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需要 | 第16页 |
·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释 | 第19-25页 |
·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方面的概念 | 第19-21页 |
·利益的涵义 | 第19-20页 |
·农村社会利益矛盾的涵义 | 第20页 |
·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涵义 | 第20-21页 |
·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马克思的利益观思想 | 第21-24页 |
·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 | 第24页 |
·人民内部矛盾学说 | 第24-25页 |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现状 | 第25-28页 |
·人民调解机制 | 第25-26页 |
·行政解决机制 | 第26-27页 |
·司法诉讼解决机制 | 第27-28页 |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主要不足 | 第28-32页 |
·各机制本身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28-31页 |
·人民调解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28-30页 |
·行政调解机制存在的主要不足 | 第30-31页 |
·司法诉讼机制的主要不足 | 第31页 |
·各机制之间衔接不足 | 第31-32页 |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的完善 | 第32-38页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会利益矛盾解决机制完善的指导原则 | 第32-34页 |
·民本性原则 | 第32-33页 |
·公正性原则 | 第33页 |
·效率性原则 | 第33-34页 |
·各机制自身的完善 | 第34-36页 |
·农村人民调解机制 | 第34-35页 |
·行政调解机制的完善 | 第35页 |
·司法诉讼机制的完善 | 第35-36页 |
·加强各机制之间的衔接 | 第36-38页 |
·加强人民调解机制与司法诉讼机制之间的衔接 | 第36-37页 |
·加强人民调解机制与行政调解机制之间的衔接 | 第37页 |
·行政调解机制与司法诉讼机制之间的衔接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