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地质体的地面沉降研究--以北京潮白河中上游地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三维地质体建模研究 | 第11页 |
·地面沉降研究 | 第11-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自然地理 | 第15页 |
·气象水文 | 第15-16页 |
·地形地貌 | 第16-17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17-18页 |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基于转移概率条件模拟的地质体构建 | 第19-35页 |
·地质统计学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区域化变量 | 第19页 |
·变异函数 | 第19-20页 |
·转移概率条件模拟 | 第20-24页 |
·转移概率方法 | 第20-21页 |
·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 | 第21-23页 |
·序贯指示条件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T-PROGS软件 | 第24-25页 |
·三维地质体建模 | 第25-35页 |
·数据源 | 第25-26页 |
·钻孔概化 | 第26-30页 |
·模型模拟 | 第30-32页 |
·结果分析与检验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地层岩性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第35-46页 |
·地面沉降发生机制分析 | 第35-37页 |
·地面沉降空间分布 | 第35-37页 |
·地面沉降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页 |
·PS-InSAR数据处理 | 第37-41页 |
·地层岩性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 | 第41-46页 |
·逐采样点统计 | 第41-43页 |
·连续分布的粘土层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 第43-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