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引言 | 第11页 |
·压力连接技术简介 | 第11-14页 |
·压力连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压力连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板材压力连接的强度实验仿真方法研究 | 第18-30页 |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简介 | 第18-19页 |
·使用显式计算方法进行准静态分析 | 第19页 |
·载荷加载速度 | 第19-20页 |
·平滑幅值加载曲线 | 第20-21页 |
·质量缩放系数 | 第21-22页 |
·能量平衡 | 第22-23页 |
·单元形式和积分 | 第23-27页 |
·完全积分 | 第23-26页 |
·减缩积分 | 第26-27页 |
·自适应技术 | 第27-29页 |
·ALE 自适应网格技术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压力连接模具几何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 | 第30-39页 |
·HyperStudy 软件简介 | 第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32页 |
·近似模型 | 第32-35页 |
·最小二乘响应面法 | 第33页 |
·移动最小二乘响应面法 | 第33-35页 |
·HyperKriging | 第35页 |
·近似模型的误差分析 | 第35-36页 |
·遗传算法 | 第36-38页 |
·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板材压力连接的强度实验研究 | 第39-47页 |
·板材压力连接实验 | 第39-42页 |
·试验准备 | 第39-40页 |
·压力连接过程 | 第40-42页 |
·试验结果 | 第42页 |
·抗剪强度实验 | 第42-45页 |
·试验准备 | 第42-43页 |
·试验过程 | 第43-44页 |
·试验结果 | 第44-45页 |
·抗拉强度实验 | 第45-46页 |
·试验过程 | 第45页 |
·试验结果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第47-63页 |
·材料模型 | 第47-48页 |
·拉伸实验 | 第47页 |
·铝合金板材(5052)与钢板(Q235)的应力应变计算 | 第47-48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8-53页 |
·单元的选择 | 第51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51-52页 |
·ALE 网格自适应方法 | 第52页 |
·加载速度 | 第52-53页 |
·回弹分析 | 第53页 |
·实验过程仿真 | 第53-55页 |
·压力连接过程及卸载过程仿真 | 第53-54页 |
·抗剪强度试验过程仿真 | 第54页 |
·抗拉强度试验过程仿真 | 第54-55页 |
·仿真结果分析及验证 | 第55-61页 |
·压力连接过程及卸载过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剪切试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6-60页 |
·剥离试验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压力连接模具关键几何参数多目标优化 | 第63-72页 |
·实验设计 | 第63-64页 |
·仿真结果 | 第64-69页 |
·压力连接过程及卸载过程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抗剪强度试验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抗拉强度实验仿真结果 | 第67-69页 |
·近似模型构造及误差分析 | 第69-71页 |
·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结果 | 第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论文总结 | 第72-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