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相关动态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绩效预算的内涵及发展 | 第19-25页 |
·绩效预算的涵义 | 第19-21页 |
·绩效预算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绩效预算的特征 | 第20-21页 |
·绩效预算兴起的背景与历史演变 | 第21-25页 |
·绩效预算兴起的背景 | 第21-22页 |
·绩效预算的历史演进 | 第22-25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传统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5-29页 |
·我国现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我国政府实行绩效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6-29页 |
·我国政府实行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我国政府实行绩效预算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第4章 美国与澳大利亚绩效预算的经验与借鉴 | 第29-39页 |
·美国政府绩效预算 | 第29-33页 |
·美国政府绩效预算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美国政府绩效预算评估方法 | 第31-33页 |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预算 | 第33-37页 |
·澳大利亚绩效预算的主要内容 | 第33-36页 |
·澳大利亚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36-37页 |
·美国与澳大利亚绩效预算对我国绩效预算改革的启示 | 第37-39页 |
·全面有效的法律保障 | 第37页 |
·合理有利的制度保障 | 第37页 |
·强有力的政府支持 | 第37-38页 |
·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 第38页 |
·自主的部门管理权 | 第38页 |
·高水平的绩效管理人才 | 第38-39页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的改革与探索 | 第39-52页 |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预算改革与探索 | 第39-48页 |
·上海市浦东区政府绩效预算改革与探索 | 第39-43页 |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绩效预算改革与探索 | 第43-46页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绩效预算改革与探索 | 第46-48页 |
·我国政府实行绩效预算的成功经验 | 第48-49页 |
·充分的理论准备和专家学者的参与 | 第48页 |
·完善的制度和组织保证 | 第48页 |
·到位的相关配套改革 | 第48-49页 |
·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 | 第49页 |
·公开透明的预算监督 | 第49页 |
·我国政府实行绩效预算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绩效考评指标缺乏科学性 | 第49-50页 |
·绩效考评结果利用不充分 | 第50页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形式单一 | 第50页 |
·绩效评价技术和方法落后 | 第50页 |
·绩效观念和绩效文化尚未形成 | 第50-52页 |
第6章 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 第52-59页 |
·我国政府推行绩效预算改革的环境条件 | 第52-54页 |
·绩效预算的法制保障 | 第52-53页 |
·绩效预算的制度基础 | 第53页 |
·绩效预算的社会参与 | 第53-54页 |
·推进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对策 | 第54-57页 |
·明确绩效目标提高资金效益 | 第54-55页 |
·构建有效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56页 |
·加快绩效评价技术支持系统建设 | 第56页 |
·积极探索绩效考评结果运用的有效途径 | 第56页 |
·加强绩效预算改革的人力资源保障 | 第56-57页 |
·建设我国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配套设施 | 第57-59页 |
·推进绩效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 第57-58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 第58页 |
·弘扬绩效观念和绩效文化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