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7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8-11页 |
第2章 公共艺术与西安世园会之美概说 | 第11-19页 |
·公共艺术说略 | 第11-12页 |
·西安世园会的审美特质 | 第12-19页 |
·时代与民族相称之美 | 第12-14页 |
·功能与形式融通之美 | 第14-15页 |
·统一与均衡协调之美 | 第15-17页 |
·抽象与象征调和之美 | 第17-19页 |
第3章 西安世园会的城市文化意蕴 | 第19-27页 |
·城市文化的当代内涵及其演变 | 第19-20页 |
·西安世园会所体现的城市文化 | 第20-22页 |
·浐灞文化的典范意义:浐灞的诗意 | 第22-23页 |
·世园景观之审美创造 | 第23-27页 |
·绿色与生态 | 第23-24页 |
·古今交融 | 第24-25页 |
·美铸城市艺术 | 第25-27页 |
第4章 西安世园会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 | 第27-35页 |
·世园公共艺术之于城市发展 | 第27-30页 |
·一切始于世园:都市文化资本的挖掘 | 第27-28页 |
·重构世园之格局:从花为我容到我为花荣 | 第28-30页 |
·西安世园会:别具特色的国际文化盛会 | 第30-35页 |
·中体西用的文化创造 | 第30-31页 |
·世园会的文化价值传递 | 第31-33页 |
·后世园的生态文化产业链 | 第33-35页 |
第5章 西安世园会的公共艺术特性 | 第35-45页 |
·西安世园会的公共艺术特性 | 第35-40页 |
·、独特的文化属性 | 第35-36页 |
·深远的社会属性 | 第36-37页 |
·和谐的环境属性 | 第37-38页 |
·别致的生活属性 | 第38-40页 |
·西安世园会对城市空间的良好介入 | 第40-45页 |
·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位 | 第40-41页 |
·城市的审美介入 | 第41-42页 |
·尊重城市人文与生态环境 | 第42-45页 |
第6章 对西安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 | 第45-55页 |
·多维视角中的公共艺术 | 第45-50页 |
·横向维度中的公共艺术 | 第45-46页 |
·公共艺术的修复与进化 | 第46-48页 |
·公共艺术的“一”与“多” | 第48-49页 |
·公共艺术的边缘建构 | 第49-50页 |
·城市文化新思潮中的公共艺术:未来都市中的浐灞空间 | 第50-55页 |
结论 后现代城市公共文化的建构与解构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