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与应用 | 第11-13页 |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 | 第11-12页 |
·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 第12-13页 |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 第13-16页 |
·光气法 | 第13-14页 |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第14页 |
·酯交换法 | 第14-15页 |
·尿素醇解法 | 第15页 |
·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 | 第15-16页 |
·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催化剂 | 第16-17页 |
·均相催化剂 | 第16页 |
·多相催化剂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碳酸二甲酯的气质联用色谱分析 | 第19-27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20-22页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0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20-21页 |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 第21页 |
·载气流速的选择 | 第21页 |
·质谱条件的选择 | 第21页 |
·进样时间的确定 | 第21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条件 | 第21-22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合成体系中碳酸二甲酯的分析 | 第22-23页 |
·碳酸二甲酯标准品的测定 | 第22-23页 |
·合成样品中碳酸二甲酯的测定 | 第23页 |
·反应产物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方法的检验 | 第24-26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4-25页 |
·重现性试验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甲醇和 CO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 第27-35页 |
·Benson 基团贡献法原理及 Benson 基团参数 | 第27-28页 |
·用 Benson 法估算气态有机物的标准焓△Hθf | 第27页 |
·用 Benson 的基团加和法估算气体标准熵△Sθ | 第27-28页 |
·用 Benson 的键加和法估算气体热容 Cp | 第28页 |
·热力学计算过程 | 第28-30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2 98 K 下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较高温度下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31-32页 |
·不同压力下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5页 |
第4章 催化剂铈锆固溶体的制备与筛选 | 第35-5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不同铈锆比沉淀母液的制备 | 第38-39页 |
·不同老化方式下前驱体的合成 | 第39-40页 |
·不同焙烧温度下铈锆氧化物固溶体的合成 | 第40-41页 |
·催化剂性能测试 | 第41-46页 |
·空白试验 | 第41页 |
·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41-4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49页 |
·X 射线衍射测试 | 第46-47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的选择 | 第51-63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实验试剂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安全性检查 | 第52-53页 |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1页 |
·甲醇用量的选择 | 第54页 |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第54-55页 |
·脱水剂对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 | 第55-56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