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的受众参与性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Contents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理论依据 | 第11页 |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从美学角度来分析 | 第12-13页 |
·从产业经济角度分析 | 第13-14页 |
·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新的艺术形式——网络电影 | 第16-28页 |
·网络电影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网络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17-23页 |
·国外网络电影的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中国网络电影的发展概况 | 第18-23页 |
·网络电影的主要类型 | 第23-25页 |
·交互式网络电影 | 第23-24页 |
·脱胎于传统电影的原创网络电影 | 第24-25页 |
·以品牌推广为主的网络广告电影 | 第25页 |
·网络电影的艺术特征 | 第25-28页 |
·影像语言特点 | 第26页 |
·叙事特点 | 第26-28页 |
3. 网络电影受众的参与性分析 | 第28-41页 |
·受众参与性理论梳理 | 第28-31页 |
·传播学领域的受众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8-29页 |
·心理学领域的受众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9页 |
·经济学领域的受众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9-30页 |
·文化研究领域的受众参与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30-31页 |
·网络电影受众参与的形式 | 第31-34页 |
·参与制作与生产 | 第32页 |
·参与传播与流通 | 第32-33页 |
·参与接受与消费 | 第33页 |
·参与互动与反馈 | 第33-34页 |
·网络电影受众参与的特征 | 第34-36页 |
·参与身份的多重性 | 第34-35页 |
·参与的平等性 | 第35页 |
·参与媒介的二重性 | 第35页 |
·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 第35-36页 |
·参与目的多样性 | 第36页 |
·网络电影受众参与的意义 | 第36-41页 |
·景观社会的私人表征 | 第36-38页 |
·意义的消解 | 第38-39页 |
·众声喧哗与快感优先 | 第39-41页 |
4. 关于网络电影受众参与的反思 | 第41-46页 |
·解构之后 | 第41页 |
·平等幻象 | 第41-43页 |
·商业逻辑的力量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