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标准株的建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6页 |
1. 试验材料 | 第8-9页 |
·主要试验器材 | 第8-9页 |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9-16页 |
·常用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第9-11页 |
·复苏及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 | 第11-12页 |
·冻存恶性疟原虫 | 第12-13页 |
·同步化 | 第13页 |
·抗疟药敏感性体外测定板制作 | 第13-14页 |
·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药物敏感性 | 第14-15页 |
·名词解释 | 第15页 |
·数据统计 | 第15-16页 |
结果 | 第16-26页 |
1. 野生虫株来源 | 第16页 |
2. 体外连续培养 | 第16-26页 |
·形态 | 第17-19页 |
·生长曲线 | 第19-20页 |
·F09M/23虫株同步化曲线 | 第20-21页 |
·抗疟药敏感性 | 第21-26页 |
讨论 | 第26-31页 |
1. 恶性疟原虫驯化、培养 | 第26-29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血清及血浆 | 第26-27页 |
·红细胞 | 第27页 |
·培养物内环境 | 第27-28页 |
·疟原虫体外培养污染控制 | 第28页 |
·常见的同步化方法 | 第28-29页 |
2. 恶性疟原虫生物活性鉴定 | 第29-30页 |
·生长特性 | 第29-30页 |
·抗疟药敏感性测定 | 第30页 |
3. 云南省地方标准虫株的建立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件一 | 第35-40页 |
附件二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