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和谐视野中的刑罚理念与刑罚制度构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1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2章 我国的重刑主义传统第13-20页
   ·奴隶制社会时期:重刑主义之滥觞第13-15页
     ·重刑主义产生的历史原因第13-14页
     ·奴隶社会五刑制的发展第14-15页
   ·社会转型期:重刑主义之根源第15-17页
     ·重刑主义思想基础的确立:法家思想第15-16页
     ·转型时期的刑罚理念与刑罚制度第16-17页
   ·封建社会时期:重刑主义的延续与反复第17-20页
     ·封建五刑制的初步确立第17-18页
     ·隋唐时期:封建五刑制的全面完善第18页
     ·封建刑罚制度在曲折中反复第18-20页
第3章 建国后刑事法律制度的变迁第20-26页
   ·建国初到文革结束:照搬苏联模式第20-22页
     ·照搬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第20-21页
     ·照搬苏联模式的历史影响第21-22页
   ·79年刑法: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第22-24页
     ·79年刑法的进步意义第22页
     ·79年刑法中重刑主义的体现第22-24页
   ·97年刑法:进步中重刑主义延续第24-26页
     ·现行刑法的进步意义第24-25页
     ·现行刑法中的重刑主义色彩第25-26页
第4章 和谐社会视野下刑罚理念的更新第26-35页
   ·刑罚理念更新之必要第26-28页
     ·和谐社会的解读第26-27页
     ·刑罚理念与和谐社会第27-28页
   ·和谐视野下刑罚理念更新之方向第28-35页
     ·刑罚轻缓第28-30页
     ·宽严相济第30-31页
     ·刑罚谦抑第31-32页
     ·保障人权第32-33页
     ·行刑社会化第33-35页
第5章 我国现行刑罚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第35-45页
   ·我国现行刑罚结构的设定第35-39页
     ·生命刑制度第35-36页
     ·自由刑制度第36-37页
     ·财产刑制度第37-38页
     ·资格刑制度第38-39页
   ·我国现行量刑制度的设定第39-41页
     ·累犯制度第39-40页
     ·自首制度第40页
     ·立功制度第40-41页
   ·我国现行行刑制度第41-45页
     ·缓刑制度第41-42页
     ·减刑制度第42-43页
     ·假释制度第43-45页
第6章 和谐社会刑罚理念下刑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5-51页
   ·刑罚结构的改革与完善第45-48页
     ·生命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5-46页
     ·自由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6-47页
     ·财产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7页
     ·资格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7-48页
   ·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8-49页
     ·累犯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8-49页
     ·自首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9页
     ·立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9页
   ·行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49-51页
     ·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50页
     ·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50-51页
     ·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51页
第7章 小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后记第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工笔人物画与日本浮世绘技法比较研究--从明代画家陈洪绶与日本浮世绘师喜多川歌麿作品谈起
下一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