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细胞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连续性皮层模型 | 第13-15页 |
·骨架网络模型 | 第15-21页 |
·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细胞的找形模型 | 第24-41页 |
·细胞骨架 | 第24-25页 |
·找形分析 | 第25-27页 |
·力密度法 | 第25-26页 |
·动力松弛法 | 第26-27页 |
·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27页 |
·找形模型的原理 | 第27-35页 |
·设置边界条件 | 第28页 |
·参数选取 | 第28-29页 |
·生成微丝 | 第29页 |
·生成交联蛋白 | 第29-30页 |
·找形分析 | 第30-32页 |
·模型弹性模量 | 第32-35页 |
·找形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 第35-40页 |
·区域尺寸 | 第35-37页 |
·样本容量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微丝和交联蛋白对细胞骨架模型的影响 | 第41-60页 |
·微丝和交联蛋白 | 第41-44页 |
·微丝(actin filament) | 第41-42页 |
·交联蛋白(cross-linking protein) | 第42-43页 |
·微丝和交联蛋白的模拟 | 第43-44页 |
·微丝的重定向 | 第44-47页 |
·影响微丝网络刚度的因素 | 第47-59页 |
·微丝的相对密度 | 第47-51页 |
·交联蛋白的相对密度 | 第51-55页 |
·微丝的平均长度 | 第55-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微丝束对细胞骨架模型的影响 | 第60-72页 |
·微丝束 | 第60-61页 |
·微丝束的模拟 | 第61-63页 |
·微丝束的几何属性 | 第61页 |
·微丝束的方向 | 第61-62页 |
·微丝束的含量 | 第62-63页 |
·微丝束的研究结果 | 第63-69页 |
·微丝束的方向对细胞刚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热扰动对细胞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微丝束的相对密度对细胞刚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细胞骨架的三维找形模型 | 第72-84页 |
·三维找形模型 | 第72-82页 |
·模型建立方法 | 第72-73页 |
·模型弹性模量计算 | 第73-74页 |
·微丝的相对密度 | 第74-76页 |
·微丝的平均长度 | 第76-79页 |
·微丝束角度 | 第79-80页 |
·微丝束相对密度 | 第80-82页 |
·三维模型分析 | 第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