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的研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口腔黏膜生理结构及药物透过影响因素第13-16页
   ·口腔黏膜的生理解剖学特点第13-14页
   ·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障碍第14-16页
 2. 口腔速溶膜制备工艺第16-17页
   ·溶剂浇铸法第16页
   ·半固体浇铸法第16-17页
   ·热熔挤出法第17页
   ·固体分散挤压法第17页
   ·滚动法第17页
 3. 口腔速溶膜剂处方组成第17-21页
   ·水溶性聚合物第18页
   ·增塑剂第18-19页
   ·药物活性成分第19-20页
   ·甜味剂第20页
   ·唾液刺激剂第20-21页
   ·调味剂第21页
   ·着色剂第21页
   ·稳定剂及增稠剂第21页
 4. 口腔速溶膜剂评价指标第21-22页
   ·机械性能第21页
   ·形态学研究第21页
   ·体外崩解时限第21-22页
   ·体外溶出试验第22页
 5. 结语与展望第22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4页
   ·模型药物的选择第22-23页
   ·剂型的选择第23页
   ·本研究设计思路第23-24页
第二章 盐酸洛美利嗪处方前研究第24-46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4页
   ·药品与试剂第24页
   ·仪器第24页
 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盐酸洛美利嗪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4-25页
   ·盐酸洛美利嗪溶解度测定第25-26页
   ·油水分配系数测定第26页
   ·盐酸洛美利嗪体外渗透研究第26-28页
 3. 实验结果第28-45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28-29页
   ·标准曲线绘制第29页
   ·精密度考察第29-30页
   ·回收率考察第30页
   ·盐酸洛美利嗪溶解度的测定第30-32页
   ·盐酸洛美利嗪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第32-33页
   ·单一渗透促进剂筛选第33-39页
   ·二元渗透促进剂筛选第39-40页
   ·渗透促进剂机制研究第40-43页
   ·渗透促进剂安全性研究第43-45页
 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的制备第46-64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6-47页
   ·药品与试剂第46-47页
   ·仪器第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49页
   ·空白口腔黏膜吸收膜剂的制备第47页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的制备第47-48页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体外评价方法第48页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处方优化第48-49页
 3. 实验结果第49-63页
   ·单一膜材的筛选第49页
   ·复合膜材的筛选第49-52页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型号对膜剂性质的影响第52-53页
   ·HPMC 与透明质酸比例对膜剂性质的影响第53-55页
   ·成膜材料与药物比例对膜剂性质的影响第55-56页
   ·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对膜剂性质的影响第56-57页
   ·崩解剂种类及用量的筛选第57-59页
   ·渗透促进剂种类及用量筛选第59-60页
   ·正交试验筛选最优处方第60-62页
   ·正交试验验证第62-63页
 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质量研究第64-75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64页
   ·药品与试剂第64页
   ·仪器第64页
 2. 实验方法第64-67页
   ·外观检查第64页
   ·重量差异第64-65页
   ·微生物限度考察第65-66页
   ·膜剂性质考察第66页
   ·膜剂结构验证第66-67页
   ·高湿试验第67页
   ·高温试验第67页
   ·光照试验第67页
 3. 实验结果第67-73页
   ·膜剂外观检查第67-68页
   ·重量差异检查第68页
   ·微生物限度考察第68-70页
   ·膜剂性质检查第70页
   ·膜剂结构验证第70-72页
   ·高湿试验第72-73页
   ·高温试验第73页
   ·光照试验第73页
 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盐酸洛美利嗪口腔黏膜吸收膜剂初步药动学研究第75-79页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75页
   ·药品与试剂第75页
   ·仪器第75页
   ·实验动物第75页
 2. 实验方法第75-77页
   ·方法学的建立第75-77页
   ·动物实验方案第77页
 3. 实验结果第77-78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77页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第77-78页
 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全文总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1,8-萘酰亚胺的Cr(Ⅵ)和Hg(Ⅱ)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下一篇:天然生物活性化合物在甲壳胺纤维上的吸附性能及其功能性